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滴滴“五一”發放超4億元司機補貼 升級預約服務護航假期出行

2025年04月29日09:5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五一”假期將至,出行需求提前升溫,據滴滴統計的數據顯示,4月30日17時至19時,打車需求預計上漲55%。據了解,為向五一假期辛勤出車的司機致敬,滴滴發放超4億元司機補貼,推出十余重福利。同時,為激活出行消費動能,更大程度上滿足用戶假期出行需求,滴滴還宣布,打開滴滴出行App或小程序,即可參與領券、秒殺搶券等活動,打車可優惠至5折起。

4月30日15時起迎打車高峰 廣東雲南江西多城出行火爆

滴滴出行預測,節前最后一天(4月30日)打車晚高峰將提前至15時,持續至21時,其中17時至19時打車需求最旺,預計打車需求相比平時上漲約55%。同比去年節前,杭州、南京、重慶將成為當天滴滴快車預約漲幅前三的城市。除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機場、火車站外,大理站、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將成今年“五一”熱門場站。4月30日12時至13時將迎來小桔充電高峰。請廣大乘客和車主提前規劃用車、充電時間,避免行程緊張。

用戶在滴滴上車點乘車。(受訪者供圖)

用戶在滴滴上車點乘車。(受訪者供圖)

滴滴包車預測,假期訂單較節前增長304%,最受歡迎的包車游目的地為上海、北京、成都、廣州和杭州,單量增幅最高的城市為西安、佛山、湛江和大理。“五一”跨城出游多,滴滴站點巴士需求預計相比節前上漲130%,5月5日將達到出行高峰。大理-昆明、西雙版納景洪-中科植物園、上饒-婺源/望仙谷/江嶺等旅游線路,及廣西南寧高校線路增幅將超過150%,合肥機場快線預計“五一”日均規模將超4000座。

自駕游方面,“五一”滴滴租車需求將達清明假期的2到3倍,長線游需求帶動下,預訂單中約65%為異地租車需求。今年“五一”假期“西”引力十足,成都、烏魯木齊、貴陽、昆明、伊犁成為異地滴滴租車預定前五城市,雲貴川地區吸引了全國近五分之一的租車旅客,成假期“自駕頂流”。滴滴加油預測,假期成都、青島、深圳、重慶、天津等熱門旅游城市的加油需求將顯著上漲。

“五一”跑滴滴 單多獎勵多

“五一”假期期間,滴滴將發放超4億元司機補貼,推出十余重福利。司機可通過滴滴車主App進入司機獎勵中心,參與1分錢起購買流水加速卡、免佣卡,以及完單獎、大轉盤抽獎等活動,助力司機多接多賺。此外,還有乘客感謝紅包、小隊PK賽贏千元獎金等活動,為司機送去福利與關懷。

滴滴出租車上線服務費全免卡、車費墊付卡、峰期完單獎等,司機可在滴滴車主App查看所在城市活動詳情。同時,為讓司機勤有所得,平台將在出行供需緊張的高峰時段,於部分城市試行上線節假日司機服務費或服務金,幫助司機提升接單收入。

暖心送好禮 全國多城舉辦滴滴司機日福利站

此外,滴滴在線上、線下還舉辦了多種形式的司機關懷活動,為司機送去福利與祝福。平台已在北京、武漢、長沙等全國多城落地滴滴司機日福利站,司機可參與小隊運動賽、游園會等活動,領取大米、食用油等節日關懷禮。5月16日,滴滴車主App還將在多城上線“司機日福利會場”,為司機送出手機、吸塵器、免佣卡、暖心餐飲等豐富好禮。

滴滴司機在司機日福利站活動領取禮品。(受訪者供圖)

滴滴司機在司機日福利站活動領取禮品。(受訪者供圖)

先領券再出發 “五一”出行5折起

為進一步激活出行活力,讓用戶享受到更實在的打車優惠,“五一”期間,在上海、長沙等地的用戶通過滴滴出行App或小程序進入會場,每日可限量領取1張6折打車券,領取后當天乘坐指定車型可用。在廈門、大連等地的用戶可參與限量秒殺活動,先搶券再出發,打車可以5折起。

4月28日至5月5日,在淄博、洛陽、遵義、蘭州等98個城市的用戶前往滴滴出行App打車,可參與“和好友一起領 打車減10元”活動,免費領取限量特惠快車立減10元券,分享好友可同享優惠。

預約服務升級 行程衛士在線守護

為解決乘客體驗痛點,提高司乘見面效率,滴滴“行程衛士”服務保障體系,從叫車、候車到接駕,全鏈路保障乘客權益,打造用車好體驗。在叫車頁面,系統會自動識別定位並支持用戶手動拖拽修改上車點,當用戶進入到叫車頁面后,如所選上車點存在距離較遠、不便停車或不便通行的情況,系統會提醒用戶,並為用戶推薦距離更近、更易碰面、更快上車點。

考慮到部分用戶習慣提前預約叫車,滴滴預約服務升級6大權益保障,包括有車保障、准時保障、等待保障提升用車體驗,同時推出遲到必賠、爽約必賠、車費衛士權益,為出行中可能遇到的小變化做體驗護航。滴滴車費衛士會實時檢測車費異常,不合理費用分級攔、退、賠,為用戶行程車費保駕護航。

出門在外,安全第一。滴滴提醒廣大用戶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下車前檢查隨身攜帶的貴重物品,以防丟失。設置“親友守護”功能,或及時分享行程給親友,讓家人更安心。假期出行需求增加,請司機師傅們注意行車安全,多多觀察路況,避免疲勞駕駛,杜絕酒駕、超載等危險行為,和平台一起守護乘客出行安全。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