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 主產區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產

當前,距夏糧大面積收獲還有一個月左右,全國即將進入“三夏”大忙時節。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冬小麥進入灌漿期,冬油菜開始收獲,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進入高峰。
眼下,黃淮海地區冬小麥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河南省8500多萬畝小麥進入揚花期和灌漿期,小麥抗旱工作成為夯實今年夏糧產量的重中之重。
“目前麥田土壤墒情、小麥苗情長勢總體較好。但根據歷史經驗,從現在開始到成熟收獲之前,小麥生產還要經歷倒春寒、干熱風、病虫害、倒伏早衰、爛場雨等多個關口。”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表示,灌漿期要依據病虫監測結果,將殺菌劑、殺虫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及葉面肥等科學配伍、混合噴施,防病治虫,預防干熱風和早衰,實現“一噴多效”,確保小麥安全生產。
不久前,河南省財政緊急下達資金5000萬元,支持各地迅速開展抗旱澆麥、保糧穩產工作。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河南省財政實施國庫現金專項調度,資金已全部下達地方。
夏油作物是指在夏季收獲的油料作物。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冬油菜面積1.1億畝,連續7年增加。
連日來,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的18萬畝油菜迎來收獲季,金黃的油菜田一望無際,沉甸甸的油菜莢壓彎了枝頭。
“今年的油菜長勢相當好,杆子粗,莢子滿,估計今年能夠產50000多斤,能比去年增產不少。”農戶楊高吉介紹,得益於政府提供肥料和技術支持,今年的油菜種植成本大幅降低,承包的農田也從10多畝發展到了180多畝。
道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大力推廣“稻稻油”三熟制水旱輪作模式,有效降低了農戶種植成本。今年,道縣油菜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較去年增加 0.8 萬畝,預計可收油菜籽2萬多噸,產值超1.9億元。
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我國冬油菜主產區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季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加上增產措施技術到位率高,油菜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產量佔全年糧食總產量的1/4。為助力夯實糧食豐產基礎,近期,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3.76億元,支持山西、江蘇、安徽、河南、廣西、陝西等6省(自治區)做好抗旱救災等相關工作,重點用於對相關地區開展噴肥保苗、澆水補墒、農作物改種補種等農業生產抗旱防災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助力減輕災害影響,為促進全年糧食豐產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堅決打好‘奮戰120天奪夏收糧油豐收行動’的收官戰,一個關口一個關口地過,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奮力奪取夏收糧油首戰告捷。”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夏糧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 主產區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產
- 當前,距夏糧大面積收獲還有一個月左右,全國即將進入“三夏”大忙時節。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冬小麥進入灌漿期,冬油菜開始收獲,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進入高峰。…
- 中國鐵路成都局開行東北方向首趟跨省旅游列車
- 人民網北京5月6日電 (記者王連香)5月5日,“熊貓專列·什邡號”旅游列車從成都西站駛出,這是中國鐵路成都局自2025年春運后繼“秘境翁丁”“賞花專列”等多趟主題旅游列車開行后,首趟開往東北方向的跨省旅游列車。 此趟“熊貓專列·什邡號”旅游列車將沿焦作、哈爾濱、伊春、建三江、撫遠、饒河、牡丹江、沈陽等站點展開畫卷式行程,游客們採取“火車+汽車”“專列+專線”的方式,以“適老化服務+慢節奏深度游”為核心,串聯雲台山、哈爾濱、撫遠、丹東等中原文化地標與東北邊境秘境,為銀發游客提供集自然觀光、歷史人文體驗與康養服務於一體的高品質旅程,深入探索沿途的精華景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