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五一”假期出行熱度高 激活假日經濟新動能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5年05月07日09:2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作為春節后首個長假,今年“五一”迎來了民眾集中出行的又一個高峰。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146594萬人次,日均29319萬人次,同比(2024年5月1日至5日)增長7.9%。

出行人數的攀升帶來了五一出行的火熱,自駕游、拼假游、出境游等多元出行方式交織,不僅點燃了旅途煙火氣,更催生消費市場的升溫。各地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以多元供給激發消費潛力、市場活力,為游客帶來深度體驗。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消費規模與人均支出同步提升,折射出市場從“量”的積累向“質”的升級。

這一變化背后,政策紅利功不可沒。今年3月,《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發布,專門強調鼓勵休假,把提振消費同惠民生相結合,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

去哪兒大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有更多人選擇“拼假”,五一提前兩天出行、推遲兩天回程的客流量,同比增長超三成。“拼假”讓人們走得更遠、目的地更廣,出境游預訂酒店城市遍布全球1837個城市,較去年增加432個城市。

從國際機票預訂情況來看,熱門目的地五一預訂增幅均在三成以上。5小時內飛行圈國家最受歡迎,免簽國家人氣高。

值得關注的是,“五一”假期期間,“人生第一張機票”的購買者呈現鮮明代際特征:19-22歲大學生群體增幅達六成,正值探索世界的黃金年齡,首次飛行成為他們認知世界的起點﹔60-80歲“新銀發”群體增幅四成,隨著養老觀念轉變,他們正以“遲到的首飛”彌補年輕時的遺憾,兩類人群共同勾勒出旅游市場的“年輕化”與“老齡化”雙向擴容圖景。

小城居民和“新銀發”一族,成為今年五一消費升級意願最強的群體。反向游、文化+旅游,景區門票預訂同比增長超四成。

隨著ChinaTrave的日益火熱,我國多地入境游增幅超一倍。北上廣深杭穩居入境游前五,更多的外國朋友也開始探索小城。蘇州、湖州、佛山等均進入五一入境游TOP20熱門城市。

“五一”假期期間,全國超23場音樂節輪番開唱,文化+旅游成為五一最熱門的旅游趨勢。據業內估算,1元的音樂節門票大約可帶動舉辦城市7-8元的綜合消費,包括酒店餐飲購物等,這也是音樂節為何扎堆在五一期間舉行的原因。

比起便宜,這屆消費者更注重“值不值”。五一高星酒店更具性價比,預訂量增幅超過四成。

尤其是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預訂高星酒店增幅達到50%,增幅遠高於一線城市消費者。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小城市居民消費升級意願最強。他們最愛去臨近的風景區或省會城市,體驗高星酒店。

五一假期的消費熱潮,不僅是經濟復蘇的“晴雨表”,更是消費升級、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場由人潮涌動開啟的消費盛宴,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