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監會回應美加征關稅影響:A股具備強大的韌性和適應能力

人民網北京5月7日電 (記者王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中國証監會主席吳清表示,美濫施關稅嚴重沖擊了全球經貿秩序,上市公司生產經營不可避免會受到直接或間接影響,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部分對美出口佔比較高的公司影響更大一些。A股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的優秀企業群體代表,具備強大的韌性和適應能力。
第一,超大規模的內需和潛在需求是最大底氣。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還是來自國內,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決定了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將持續穩健增長。2024年度有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是盈利的,五成的公司利潤是增長的,特別是人工智能引領科技產業浪潮,半導體、消費電子等相關行業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2%、12.9%。與此同時,大家看到全市場分紅、回購也都創了歷史新高,滬深300指數股息率達到3.6%。今年一季度,從季報看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3.6%,其中實體經濟類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4.3%。
第二,構建多元化出口市場成效顯著。自2018年美對我加征關稅以來,A股上市公司逐步調整完善海外產能布局,有條件的都在進行調整,進一步開拓新的市場。出口收入2018年是4.9萬億元,2024年是9.4萬億元,增長92%,將近一倍﹔同時,對美直接出口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明顯下降,91%的公司對美出口收入佔比不足10%。
第三,出口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制造”已經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A股上市公司在產品品質的穩定性、規模生產的經濟性、技術的創新性等方面,都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4月7日以來,也就是不到一個月,已經有近35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計劃,這也體現了上市公司對自身價值和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吳清表示,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下一步,証監會將繼續促進資本市場功能發揮,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要努力傳遞監管溫度,盡力幫助受影響企業應對美加征關稅的沖擊。
一是進一步加大走訪幫扶。從去年到今年3月底,証監會會同地方政府累計走訪2352家上市公司,幫助企業解決了3300多余項痛點難點問題,我們還將繼續會同相關方面抓好這項工作。
二是優化監管安排。對於確實受關稅政策影響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權質押、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等方面增強監管包容度,幫助紓困解難。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相關規則,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加強與投資者有效溝通。
三是支持轉型升級、特別是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轉型升級。去年“並購六條”發布以來,滬深兩市披露重組項目近1400單,同比增長40%,其中重大資產重組超160單,同比增長2.4倍。目前,証監會正抓緊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監管指引,進一步完善“並購六條”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圍繞產業邏輯“強身健體”、激發活力、提高質量,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以及風險抵御能力。
四是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產品和服務支持。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債、REITs等多種工具開展直接融資,也鼓勵符合條件的境內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增強全球市場拓展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