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互聯網基建加速國產化 筑牢數字經濟自主根基

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
2025年05月07日15:3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舞台上,人形機器人揮舞的紅綢裡搭載著國產算力的新高度﹔電商購物節的億級訂單背后,是國產服務器集群在毫秒間完成數據交互﹔智慧城市的千萬個物聯網終端裡,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編織了安全高效的數字網絡…… 

從硬件設備到軟件系統,從核心技術突破到產業生態構建,我國互聯網行業正在重塑信息基礎設施布局。一場以“自主可控”為核心的變革,正成為互聯網行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夯實發展韌性的重要選擇,加快助推我國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合作與競爭並行深化,我國互聯網企業不斷加大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其中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依賴進口的局面仍然暴露出潛在風險。因此,加速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既是抵御外部風險的“護城河”,更是搶佔科技制高點、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抉擇。

危機孕育轉機,壓力催生變革。從中央到地方,“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被多次寫入“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文件。政策東風之下,我國互聯網行業認識到:隻有將核心技術握在手中,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如今,加速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已成行業共識。以京東與鯤鵬的合作為例,雙方早在2023年就展開深度技術協同,針對電商平台的海量數據處理、高並發交易等場景,聯合優化鯤鵬服務器的硬件架構與軟件適配方案。華為雲、阿裡雲等企業則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的策略,助推互聯網行業國產化生態普及。

互聯網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的實踐,折射出我國數字經濟從“規模擴張”向“創新提質”的深刻轉變。

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既是應對挑戰的 “防護盾”,更是開拓新局的“金鑰匙”。隨著政策支持持續加碼、技術創新不斷突破、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我國互聯網行業將以自主可控的信息基礎設施為支撐,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佔據更堅實的戰略地位,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的數字動力。

(責編:郭思邈、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