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保量提質穩價優結構 金融“活水”潤澤小微企業

2025年05月10日09:1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杜燕飛)為引導金融機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金融監管總局近日印發了《關於做好202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要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效能,實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保量、提質、穩價、優結構”,助力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根據《通知》,保量,即保持信貸支持力度。提質,即加強風險管理,指導提高小微企業信貸質量。穩價,即穩定信貸服務價格,指導加強貸款定價管理,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深化金融科技手段運用,降低運營成本﹔規范與第三方合作,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優結構,即優化供給結構,引導加強首貸戶發掘和培育,加大續貸政策落實力度,做好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投放,強化小微企業法人服務。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通知》要求,指導各級派出機構深化央地協同,強化“四級垂管”效能,推動機制走深走實。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工作機制各環節,加大對外貿、民營、科技、消費等領域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實現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

此前,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動低成本資金快速直達企業。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目前,各地累計走訪經營主體超過6700萬戶,發放貸款12.6萬億元,其中約1/3是信用貸款。

專家表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是對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問題採取針對性措施,為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提供了新機遇,有助於更好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對支持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就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等都有積極意義。

——持續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服務質量。《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內部資源保障,及時優化組織機構設置,加強人員配備,落實盡職免責政策。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組織體系看,金融機構的基層組織和一線員工是小微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裡”。要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打消基層機構和員工服務小微企業的壓力,變“拒貸”“懼貸”為“願貸”“敢貸”。

——深入發揮保險保障作用。《通知》要求,保險公司要積極開發推廣適應小微經營主體需求的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產品,提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技術創新、突發災害、貨物運輸等方面的風險防范能力。支持保險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面向特定風險領域的小微經營主體提供專屬保險和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蔡彤娟表示,保險業可以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提供風險保障、支持重點領域、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以及優化金融服務機制等多種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近期,金融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出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的一攬子政策,主要從增供給、降成本、提效率及優環境等四個方面發力。”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

李雲澤表示,要繼續做深做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投放,帶動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及時傳導市場利率紅利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同時規范機構與第三方的合作,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推動銀行簡化內部流程,提高貸款審批時效,靈活滿足各類融資需求,緩解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強化貨幣、財稅、產業、監管等相關政策協同,在擔保增信、信用修復、劃型標准等方面,加快完善相關制度,營造更加適宜的發展環境。

(責編:方經綸、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