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激勵更多民企站上創新“C位”

毛同輝
2025年05月13日08:40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激勵更多民企站上創新“C位”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佔企業總量的92.3%。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3年平均增速。我國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呈現強大韌性。

  新質生產力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新亮點。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民營企業83.6萬戶,佔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長1.4%。其中,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增長最快,達到18%。一系列數據表明,在各地持續完善市場准入、暢通要素流動、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努力下,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創新活力、發展動力正在不斷增強。特別是以“四新”經濟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積極布局新賽道、新產業,愈加彰顯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

  以“低成本+開源”模式訓練出人工智能大模型,掀起人工智能熱潮﹔人形機器人登上春晚舞台、走進工廠“實訓”……近段時間以來,以民企為主角的創新故事接連上演。實踐証明,不斷優化企業創新生態,讓更多民企敢創新、願創新,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就會更加堅實。

  在政策支持下,民企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無論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企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承擔國家科技項目,面向產業需求共同開展攻關,聚焦強化科技源頭供給,推動企業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各項引導性、支持性的政策正在持續加力。

  接下來,要著力推動兩“鏈”相融,助力創新力向生產力“關鍵一躍”。讓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破解科技、市場“兩張皮”問題,是激發民企創新活力的關鍵。各地因地制宜多有探索,比如,福建、湖北、重慶等地推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推廣應用支持政策,暢通技術創新到市場應用的轉化通道﹔廣東東莞將“中試貸”精准注入中試平台建設,加快完善覆蓋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科技金融生態鏈。

  還要圍繞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政策體系,優化創新生態,強化助企幫扶,加強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保障,構建開放多元的創新體系,激勵更多民企站上科技創新“C位”。

  (中國經濟網供稿)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