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芍藥越天山,蜜桃上高原 拼多多重塑西部消費版圖

2025年05月13日16:34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原標題:芍藥越天山,蜜桃上高原:拼多多重塑西部消費版圖

  當西藏牧民巴特爾在海拔4000米的牧場簽收到來自山東菏澤的A級芍藥時,橫亙在西部與東部之間的地理鴻溝,正被拼多多的物流鏈路悄然填平。

  曾經,巴特爾所在的高原牧場,是電商物流版圖裡夠不到坐標的“偏遠地區”,“偏遠地區不配送”、“運費比商品還貴”是西部消費的無奈。如今,隨著拼多多“千億扶持”計劃不斷釋放紅利,越來越多的西進商品享受到了物流中轉費減免的優惠,從蒙陰蜜桃到菏澤牡丹,從江蘇大閘蟹到福建沖鋒衣……西部消費者口中抱怨的“買不到”,變成了“三日達”。

  東西部的消費需求逐漸被平等對待,由消費平權引發的產業振興和經濟躍遷也正在上演。

  一次西進包郵引發的消費平權

  “每次在直播間刷到鮮切花基本都是隻看不買,不是商家不配送,就是郵費比花還貴,我們大西北人想手捧一束鮮花,真的好難。”來自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的李瑩抱怨道,作為一名愛花人士,她若想在生活中添加一份詩意,總比普通人花費的成本更高一些。

  民勤縣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裡兩大沙漠包圍,常年干旱少雨,在這裡,每一滴水都彌足珍貴,更遑論種植那些天然親水的植物和花朵,大多數情況下,李瑩只能依賴網購。

  但網購又總有問題,李瑩以自己最喜歡的梔子花為例,一株四年苗的正常價格在25塊錢左右,卻因為民勤屬於偏遠地區,需要支付26塊錢的快遞費,這一疊加直接將李瑩勸退。更糟糕的是,每當李瑩想網購一個商品,面對昂貴的運費猶豫再三,並最終決定付款時,卻發現商品下面有一行清晰的小字:該商品暫不支持配送至甘肅。

  長久以來,“偏遠地區”就像是一道隱形結界,隔絕了李瑩與外面的“花花世界”。而常年關山難越的快遞物流,也讓偏遠地區的生活很難完全與東部同頻,消費差距逐漸拉開,打通東西電商物流鏈路成為一道必答題。

  轉折發生在去年9月。拼多多在首創中轉集運包郵的基礎上,又主動免除西藏、甘肅、青海、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的物流中轉費用。平台商家發往偏遠地區的訂單運費,逐漸與發往普通地區“拉齊”。

  蒙陰蜜桃商家李國良在這時打開了偏遠地區消費者的購買權限,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從蒙陰縣發貨往偏遠地區最快僅需三天時間,中轉費的減免可以為自己降低25%左右的運費,有些時候,發這些偏遠地區甚至比發北京和上海還要便宜一些。

  渠道打通了,消費者也終於迎來了下單自由。如今,鮮花再也不是李瑩隻敢看不敢買的“奢侈品”,她正和千千萬萬個網友一樣,平等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福利,生活正因為“電商西進”發生改變。

  一組市場挖潛激發的上漲數據

  “拼多多是我們最主要的線上銷售渠道,在西進政策的助力下,店鋪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偏遠地區開始‘漲粉’了,來店鋪裡咨詢的人也多了起來。”這是店鋪西進包郵以來,李國良最直觀的感受之一。

  去年蜜桃尾季,由於打開了偏遠地區的發貨權限,李國良的訂單增長20%—30%。今年4月初,拼多多又加碼推出“千億扶持”計劃,繼續遵循“減免、扶持”的思路,保持西進商品二段運費減免政策不變,從物流層面持續釋放紅利。同時,通過“商家回饋計劃”,針對西部地區的熱點需求發放優惠券,傾斜補貼、流量等資源,激發消費潛能,拉動訂單消費。

  而有了去年蜜桃“西進”的經驗,今年李國良很早就打開西部發貨權限,先發那些三天就能到貨的偏遠地區市場,根據過去每年單量成倍增長的經驗,他認為單量一定很可觀。

山東蜜桃進入成熟時節,農戶正在為第一批蜜桃套袋。

山東蜜桃進入成熟時節,農戶正在為第一批蜜桃套袋。

  准備大干一場的還有平台芍藥商家張凝釗。近年來,為了擴展芍藥的銷售半徑,他一直關注消費強勁增長的中西部地區。“一盆花向西走上至少2000多公裡,但我們只要負責頭程的運費,還能享受各種銷售補貼。”張凝釗表示,“這是一筆好生意。”

  去年,張凝釗銷售的貴價巴茨拉經官方補貼后,單日賣出逾千單。今年,他首次為芍藥鮮切花報名了百億補貼活動,而且全國發貨。“只要報名,平台就會向鏈接商品發放優惠券。我上線了8個鏈接,原價59元五支的藍富士芍藥和紅富士芍藥,補貼以后只要49元五支。如此,我們的利潤率不降、訂單增長,消費者也能用更優惠的價格買到心儀商品。”在張凝釗看來,目前的產品力和價格力,輔之平台減免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服務,對於開拓西部市場,很有競爭力。 “結合母親節平台推流,在大西北好好賣一賣。”

  廣袤的西北大地蘊藏的消費藍海潛力無限,伴隨著電商西進的種種政策,正不斷釋放出來。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24年,中西部快遞業務量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全國社零總額同比增長3.5%,西藏、寧夏、內蒙古、甘肅等省份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西藏以7.2%的同比增速排名全國第一。拼多多平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西部地區訂單實現雙位數增長。

  一場產業鏈反哺帶動的消費大循環

  引領電商西進,帶來的不只是東西部消費上的平權,更深遠的意義在於,通過拼多多這條“紐帶”實現東西雙向奔赴,不僅完成“東貨西進”,也要推動“西貨東流”,從而形成全國消費大循環。

基地的芍藥准備發往全國,今年,張凝釗已多次報名了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

基地的芍藥准備發往全國,今年,張凝釗已多次報名了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

  202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國良發現西部地區有一種無籽葡萄很受歡迎,經過多層經銷商批發售賣到山東之后,仍然利潤可觀。經他調研后發現,這種葡萄叫“克倫生”,產自雲南和四川大涼山一帶,於是托朋友關系,李國良很快聯系到了克倫生的貨源。

  “讓我們很驚訝的是,雲南當地人並沒有意識到這種葡萄的商機,他們不會賣這個東西,甚至都不會打包快遞,我算是比較早在網上賣克倫生的人。”李國良回憶道,他在自己的拼多多店鋪裡上了克倫生的鏈接,然后拿著訂單找當地供應鏈發貨,每天可以發上千單。這種模式堅持了一年,克倫生就風靡全國,更多商家來到當地尋找供應鏈。

  這一次的試水,幫李國良打開了深入西部市場的思路,“我打算在今年的桃子賣完之后,再去大西北逛逛,看看他們那邊有什麼土特產可以拿到店鋪裡面去賣。”李國良計劃,而考慮到西部地區可能並沒有很成熟的電商體系,這一次,他決定將團隊也帶過去,在西部安營扎寨。

  也許這就是“西進”更深遠的意義,不僅僅是要讓貨物流通起來,更關鍵在於,攜手當地,將成熟的電商運營理念和模式輸送西部,推動西部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期,“千億扶持”還推出“多多好特產”專項行動,深入各大農特產區,幫扶全國“土特產”觸網大循環,提升土特產的品牌知名度與溢價能力、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同時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而進入西部和從西部走出的土特產都將是“多多好特產”重點幫扶的對象。當偏遠地區土特產與沿海水產在同一張餐桌上相遇,消費大循環也便有了更生動的注解。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