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智能機中心研制出天基大模型星載智能計算機

2025年05月14日15:24 | 來源: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小字號

原標題:智能機中心研制出天基大模型星載智能計算機

近期,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集群/巨型星座應用的衛星平台技術”課題“集群/巨型星座協同計算架構與網絡操作系統”的階段匯報會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作為課題承擔單位,介紹了其研制出的極光天基大模型——JigonGPT和星載智能計算機載荷系統。截至2025年5月10日,JigonGPT已在軌運行超過100天。

地面遙感大模型已取得突破,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提出的“空天 靈眸”地面遙感基礎大模型已發展到第三代,但受限於星上計算資源,定制的自主天基大模型以及相關的計算載荷領域仍處於空白。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資助下,計算所智能計算機中心研究員韓銀和、副研究員劉垚圻、博士趙益晟等聯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武漢大學共同研制極光天基大模型JigonGPT。該模型以智源Aquila語言大模型為基座,融合視覺編碼模塊,構建起1.02B參數的基准模型。為了解決天基計算載荷算力和功耗受限難題,團隊採用了分層量化與跨模態蒸餾技術,經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測試驗証,在僅犧牲5.2%遙感解譯性能的前提下(雙語替換評測BLEU-4指標降至39.91%),將模型參數量壓縮77%,最終獲得0.23B參數的輕量化版本,成功突破星載計算場景下的部署難題,實現了圖像解析、語義交互和指令生成等功能。

團隊研發了支持1024MB文件斷點續傳的超大文件上注軟件,以搭建大模型的上注安裝和動態更新通路。通過12輪次的地面站與“東方慧眼高分01星”之間的斷續上傳,克服星載鏈路間歇性中斷和信道帶寬波動等工程挑戰,成功實現了JigonGPT的上注安裝。該大模型目前在軌工作已超過140天。

“東方慧眼高分01星”是“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的首發星。“東方慧眼”星座由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領銜,武漢大學王密教授擔任總師,該星座通過衛星遙感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提供時空觀測智能化分析決策服務,提升用戶獲取遙感信息的速度和效率。“東方慧眼高分01星”的星載智能計算機載荷由韓銀和研究員團隊研制,採用全體系國產化核心元器件和高可靠容錯計算架構,實現了100 Tops 級智能計算能力。

基於JigonGPT,團隊研制了首個“星上直達社媒”的衛星數字人“東方小極”,並已在微博和小紅書中建立賬戶、定時發布。作為一個多模態交互智能體,它深度融合了星載感知、語義理解和網絡媒體指令生成等技術,能夠通過社交媒體與地面用戶互動,展現了直接服務終端客戶的能力。

天基大模型、智能體和星載智能計算機將賦予衛星感知-判定-決策-行動的能力,為實現遙感數據解析、情報信息生成、天基控制指揮以及即時響應的太空應用服務體系提供了核心技術基礎。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