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超10萬億元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 |
制圖:蔡華偉 |
本報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吳秋余)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06萬億元。截至4月末,我國本外幣貸款余額269.54萬億元,同比增長6.8%,人民幣貸款余額265.7萬億元,同比增長7.2%。
在貸款規模保持合理增長的同時,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截至4月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4.31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4.71萬億元,同比增長8.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據初步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6.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61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3397億元。截至4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24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62.27萬億元,同比增長7.1%。
此外,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下降。4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2%,比上月低約4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約50個基點﹔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55個基點。隨著貨幣政策利率調控框架進一步完善,通過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利率傳導機制更加暢通,政策利率又再度下調,有助於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繼續下降。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保持常規操作較強支持力度的同時,又推出新的一攬子支持舉措,實實在在地發揮了有效激勵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運用降准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充裕、支持商業銀行補資本等,為金融機構提供足夠資源,能夠以更大力度服務好實體經濟。此外,利率水平下行、結構性工具創新,有助於激發有效內需,挖掘重點領域信貸需求,供需兩端同步發力,推動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穩固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在存款方面,前4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2.5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8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4103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19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88萬億元。截至4月末,我國本外幣存款余額321.68萬億元,同比增長8.2%,人民幣存款余額314.78萬億元,同比增長8%。
此外,4月份,我國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1.51萬億元,其中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分別為1.16萬億元、0.35萬億元﹔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0.72萬億元,其中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為0.25萬億元、0.47萬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5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大藤峽水利樞紐累計發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
-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消息,截至5月14日5時,位於廣西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累計發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准煤66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50萬噸,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積極服務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紅水河十個水電梯級開發的最后一級,大藤峽工程是廣西電網主力調峰、調頻電站,共布置8台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160萬千瓦。…
- 七部門: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黃盛)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証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7部門在5月14日聯合發布的《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提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揮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將促進科技型企業成長作為重要方向,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未來產業,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3月6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