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出口標准”到全球品牌:春雪食品如何讓中國雞肉端上世界餐桌?

2025年05月20日16:03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從“出口標准”到全球品牌:春雪食品如何讓中國雞肉端上世界餐桌?

初夏時節,膠東半島的微風中帶著一絲清爽,而春雪集團的生產基地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走進春雪集團的生產廠區,廠房裡的溫度、濕度甚至空氣流動都在嚴密控制之下,身穿防護服的員工們在現代化流水線上有條不紊地操作。眼前的白羽雞在檢驗、宰殺、分割、滾揉、調理與包裝等環節中“闖關”般地被一一標記、質檢,井然有序地進入下一道工序。

這樣的現場並不只是為了展示給外人看的“標准模式”,而是長期踐行的“出口級”規范。用春雪食品集團總經理鄭鈞的話來說,“我們十幾年前就已經採取這種級別的食品安全措施,隻有把底線放在最高處,才能談更高水平的競爭和創新。”

品質突圍:用"出口級"標准重塑中國雞肉價值

“讓中國人吃上好雞肉”一直是春雪食品的品牌宣言。自1991年春雪食品集團成立以來,其食品生產歷史從未中斷過,雞肉制品成為了春雪的“金字招牌”。

在參觀廠區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春雪食品正試圖在養殖端、生產端與消費終端都建立起一套更加深度的品質管理體系。春雪食品集團深耕行業30年,產品遠銷日本、歐盟、英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公司一直堅持產品“內銷與出口同標准同品質”原則,堅決實現“讓國內國外消費者同享一樣高標准的安全美味”目標,嚴格執行中國、日本、歐盟、英國等地的更嚴苛的食安標准,獲得了多項國際認証。鄭鈞表示,“‘便宜’並不是王道,反倒會讓消費者質疑你是怎麼壓縮成本。我們早早意識到不能再隻卷價格,而要回歸到對品質與研發的追求。”

正是憑借對食品安全底線的堅守,春雪食品集團在早期與海外客戶合作時,逐漸獲得了穩定的大宗訂單。如今,企業年產能達到十三萬多噸的規模,其中一大部分出口到日本、歐洲和韓國等市場。鄭鈞提到,不同國家對於雞肉產品的口味和規格要求差別極大,但有一點共通,“食品安全是任何一個地區都無法讓步的紅線。”因此,春雪食品集團結合 HACCP、ISO22000、BRC等國際標准,層層疊加自有品控體系,在原料、配方與加工環節都建立嚴格的管控措施。“不要覺得這是額外成本,我們認為這是與部分優秀的海外食品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唯一方式。做久了自然就形成習慣,只要堅定不偷工減料,市場會逐漸給出正面的回饋。”鄭鈞說。

春雪食品集團在國內市場的名聲,早先更多體現在山東半島區域。然而,自 2015 年開始,公司的一款“爆汁雞米花”在快消食品圈聲名鵲起。許多消費者后來才發現,這並非市面上常見的低價、粉料含量過高的雞米花,而是通過滾揉機物理注入骨湯汁,讓雞塊在炸制后依舊能呈現“亮晶晶”的汁水感。鄭鈞回想當時的研發過程,坦言這條路並不好走,“在內卷最激烈的時候,全行業都在想辦法‘拼成本’,幾乎沒人願意拉高市場 15%-20% 的定價。但我們團隊回過頭來發現,拼到‘下水道’也只是‘自相殘殺’,倒不如把產品做得好吃一點、健康一點,看市場能不能接受。”

結果証明,這樣的思路贏得了消費者的口碑,也在經銷商層面逐漸帶動了高品質雞米花的出現。鄭鈞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只要有人跳出價格戰的泥潭,堅持真正的“升級”,最終不僅自己活下來,還可能帶動行業整體往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守正創新:從爆汁雞米花到生煎雞胸肉的技術躍遷

事實上,春雪食品集團現在並不滿足於此,而是要繼續挖掘更多創新產品的空間。鄭鈞提到,公司推出的“生煎雞胸肉條”,看似只是把雞胸肉煎一下,但其中運用到物理鎖水、歐洲控菌技術等工藝,才能保証解凍后依舊鮮嫩可口。“如果隻想低成本,就會想到加各類化學添加劑去保水,但我們希望給消費者留下最純淨的配方表,口味好,還能滿足健身或對鹽油攝入量有嚴格控制的人群需要。”在公司的規劃裡,未來將有更多“健康化、適老化、功能化”的定制產品逐步上市,包括關注老年人口牙齒情況和蛋白質需求的品類,也包括面向運動人群的新功能食品。

談及養殖端,“無抗養殖”是近兩年中國畜禽行業的熱點,但公司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摸索並逐步落地了相關技術體系。鄭鈞說:“所謂‘無抗’,並不是簡單地在養殖后期不再給雞隻使用抗生素,而是要從前期防疫、養殖場環境監測、飼料添加各環節做系統管理。”據他透露,公司對內早已有一套近乎“苛刻”的標准,然而在此前宣傳並不多,原因是市場對於“無抗”概念的認知並不成熟,加上當時國內對無抗認証、檢測也沒有足夠完善的方法。“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健康和安全,如果我們還不把這麼多年的努力講出來,一些魚龍混雜的概念可能反而會誤導市場。”鄭鈞認為,“無抗”這種趨勢不僅是對消費者健康的負責,也是和國際標准接軌的必然之路,盡管養殖成本比普通模式高,但長期來看能夠打造出差異化優勢,更可以推動行業升級。

對於外貿出口這條“老路”,公司則有著新謀劃。鄭鈞表示,過去中國雞肉出口大多採取代工模式,“中國制造”在海外常被視為物美價廉,但在質量或品牌價值上欠缺話語權。“我們想試試建立中國企業自己的海外品牌,讓歐洲消費者感受到‘其實中國的好東西並不便宜,但非常值得’。”

他提到,公司已在歐洲注冊了新的品牌,計劃在當地商超渠道上架,雖然短期內需要更大投入,但若能擺脫“價廉質低”的刻板印象,就可能真正讓“中國雞肉”與泰國等國家的產品在同樣的價位段競爭。“最理想的情形是,春雪食品打響了“第一槍”,日后更多中國企業能以品牌化方式進入歐洲、日本高端市場。那時候我們就不只是代工廠,而是可與國際同行同台博弈的品牌方了。”

未來征途:從品質堅守到中國食品新標杆

面對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問題,鄭鈞笑言,激烈的競爭在任何產業都難以避免,可怕的是大家只是一味比拼價格,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雞米花那件事就是最好的例証,如果有人能做出差異化的標杆產品,消費者會用行動投票。春雪食品這麼多年並不是隻靠價格活下來,更多是靠對品質和食品安全的投入。”

他還提到,公司陸續在水產品、豬肉、牛肉等領域也有所布局,絕不是想脫離主業搞多元化,而是基於國內外大客戶的共同需求,利用自己在研發、生產和出口業務上的經驗拓展新賽道。如果全行業都能形成正確的激勵機制,看誰的技術更好,誰的產品更安全美味,這種良性競爭反而會推動大家走向高質量發展。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春雪食品在數字化上邁出的步伐。當國內大多食品企業還在摸索如何電商化時,公司早與京東開展深度合作,在雞翅中、雞胸肉等品類上首創了一套“電商專供 S 級標准”,以更高的原料挑選和品控,打出一批好評度近乎滿分的線上產品。鄭鈞回憶,“當時大部分人並不看好,因為量很小,物流和倉儲成本都高,還有可能收獲很多差評。但我們咬著牙做下去,也在京東上連續幾年的‘雙十一’生鮮銷量排名保持領先。”

這樣的堅守讓春雪食品收獲了大量真實消費者反饋,也讓企業直接跟用戶對話,避免了太多中間渠道的干擾。“特別是熟食品的消費反饋,很能啟發我們的研發。以后我們還想利用 AI 來做評論數據的語義分析,確定下一批口味或形態迭代的方向。”鄭鈞說,讓食品企業擁有互聯網思維並不是要跟風,而是一種與市場貼近的方式,把品質與用戶體驗做得更好。

當談及未來規劃時,鄭鈞語氣頗為堅決:“春雪食品上市之后,並不是要盲目多元化,而是要在‘健康動物蛋白’這個主航道裡繼續深耕。無論是雞肉,還是我們逐步涉足的豬肉、水產品等,最終的目的都是讓消費者吃到安心、新鮮、口感豐富的預制菜和調理品,這也是響應國家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消費供給結構性矛盾的一個實踐。”他提到,國家近幾年一直鼓勵企業高質量發展,鼓勵中國食品業在國際市場上發出更強音,這是機遇,也是責任。“我希望我們能給同行做一個好的案例,証明提升品質並不是不賺錢,也不是無力和國外品牌競爭。”

在企業願景之外,春雪食品長期以來堅持在社會層面承擔責任,包括帶動山東及周邊地區農牧產業鏈共同發展,投入資金到新型環保養殖場,探索減少環境污染的技術,利用嚴格的溯源體系保障食品安全。在全球都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當下,這些看似“投入高、見效慢”的舉措或許才是真正保障企業長遠穩健前行的基石。鄭鈞談到這些時很平靜,他說:“每家想走得久走得遠的食品企業都必須有社會責任感,這不僅是良心問題,也是立足行業、面向消費者的必經之路。”

採訪在不知不覺中持續了很久,從春雪食品集團的車間到研發實驗室,再到物流冷鏈的展示中心,一切正如鄭鈞所描述的那樣,所有環節都用一個“嚴”字來概括。從選擇更昂貴的原料,到引進昂貴的進口設備,再到做讓經銷商一開始都不理解的“貴一點的雞米花”,春雪食品用實際行動完成了對“高標准、高品質”的守護,也在不斷嘗試進入技術門檻更高、但同時附加值更高的市場。它不僅在國內外市場上為“中國制造”正名,更為中國食品行業在激烈競爭中如何突圍提供了一個現實的參考樣本。正如鄭鈞所說,“如果一個行業能夠容納這樣一批願意繼續往上走的企業,就說明這個行業是健康的。我們春雪食品要做的,就是努力爬到坡頂,看清楚遠處的路,再把好的經驗帶回給更多同行,共同往更高處爬。”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水利部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歐陽易佳)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受近期降雨、來水持續偏少影響,湖北、四川部分地區出現旱情,預計可能持續或進一步發展。 5月19日,水利部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勢,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並發出通知,要求兩省水利部門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旱情,加強預測預報和會商研判,滾動開展供需水形勢分析,精准范圍、精准對象、精准時段、精准措施,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預案﹔科學精細實施江河湖泊應急水量調度和水庫及引、調、提等水工程抗旱調度,提供穩定水源保障﹔開展農村供水安全動態監測和風險排查,因地制宜採取延伸管網、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強化灌區運行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計劃,精細調度灌溉水源,全力保障農作物時令用水需求。…
“數智賦能水庫大壩建設和運維”中國專場專題研討會舉辦
  人民網成都5月20日電 (歐陽易佳)5月20日,國際大壩委員會第28屆大會暨第93屆年會“數智賦能水庫大壩建設和運維”專題研討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與會專家圍繞大壩在線監控、智能診斷饋控、智能溫控、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無人碾壓技術等議題開展交流。…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