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讓人工智能更聰明(新視點)

什麼是高質量數據集?簡單來說,就是高價值、高密度、標准化的數據。
“數據之於大模型,就像石油之於汽車。原油隻有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煉化成汽油后,才能供汽車使用。同樣,海量原始數據需要經過‘煉化’形成高質量數據集,才能助力大模型精准學習數據特征與規律,有效提升其對不同場景和任務的適應能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告訴記者,數據集的質量影響人工智能的“智商”,近期發布的深度求索系列模型訓練中,大量使用了高質量推理數據集,凸顯了高質量數據的重要性,“大模型與垂直領域深度融合,同樣也需高質量數據集的支撐。”
建設高質量數據集,有關方面在積極行動。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推動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等開展行業共性數據資源庫建設,打造高質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數據集”。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首批10余個行業、30項央企人工智能行業高質量數據集,涵蓋了電網調度AI負荷預測數據集、核電SPV設備健康診斷、運行異常及故障預測數據集、金融大模型數據集等。
“隨著基礎模型開源態勢的形成,各方在算力和模型算法層面的差距正在不斷收窄,數據要素價值更加凸顯,已成為人工智能競爭的核心領域。”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副局長胡武婕表示,要推動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加速匯聚共享,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充足“養分”,從而持續進行不同場景的訓練優化,推動基礎模型在千行百業落地應用。
目前,高質量數據集建設還存在不少挑戰。魏亮說,一方面,行業大模型對數據的需求多樣,不同行業部門對模型場景數據的需求各不相同,增加了數據處理和管理的復雜度。另一方面,在行業大模型的實際建設中,對於構建和採買的數據沒有統一衡量標准,不同行業、不同數據源的數據完整性和准確性可能參差不齊,影響了大模型的訓練效果和預測准確性,造成訓練資源浪費。
4月30日,《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發布。全國數據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將強化標准引領,分三類建設高質量數據集:一類為“通識數據集”,包含面向社會公眾、無需專業背景即可理解的通用知識,主要用於支撐通用模型落地應用﹔一類為“行業通識數據集”,包含面向行業從業人員、需要一定專業背景才能理解的行業領域通用知識,主要用於支撐行業模型落地應用﹔一類為“行業專識數據集”,包含面向特定業務場景相關人員、需要較深的專業背景才能理解的行業領域專業知識,主要用於支撐業務場景模型落地應用。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夏冰表示,數據集的質效提升是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的“催化劑”,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構建部際聯通、央地協同的工作機制,推動高質量數據集標准體系研究,促進數據、技術、場景對接,構建多元協同的數據標注產業生態,夯實人工智能發展數據根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1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水利部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歐陽易佳)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受近期降雨、來水持續偏少影響,湖北、四川部分地區出現旱情,預計可能持續或進一步發展。 5月19日,水利部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勢,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並發出通知,要求兩省水利部門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旱情,加強預測預報和會商研判,滾動開展供需水形勢分析,精准范圍、精准對象、精准時段、精准措施,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預案﹔科學精細實施江河湖泊應急水量調度和水庫及引、調、提等水工程抗旱調度,提供穩定水源保障﹔開展農村供水安全動態監測和風險排查,因地制宜採取延伸管網、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強化灌區運行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計劃,精細調度灌溉水源,全力保障農作物時令用水需求。…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