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游”到“中國購”(市場漫步)

圍繞文旅消費,一場新的“中國熱”正在全球興起。與產業投資、到中國去建廠不同,這場“中國熱”走進了更多國外普通民眾的視野
最近,兩則消息成為國內外社交平台的熱點。
一則是“外國航司狂接中國游流量”,隨著“中國游”持續火爆,國際航線數量一路上漲,為了接住這波流量,外國航空公司接連增加航班。數據印証了這一點,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外國人出入境111.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3.1%。前4月,中外航司執行國際客運航班周均達6428班,比去年同期增長25.4%。今年我國已經新增多個通航國家,79個國家的游客可以說走就走,“打飛的”游中國。
另一則是在海外社交平台廣為分享的小貼士,“一定要帶空箱子去中國!”“中國游”升溫的同時,從北京秀水街到深圳華強北,從義烏國際商貿城到海南免稅店,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專程到中國“買買買”。一些海外消費者甚至組成“代購團”,專門飛來中國採購商品,還有國外博主在社交平台上發視頻托人到中國代購。
從“中國游”到“中國購”,旅游“流量”變消費“留量”,一場新的“中國熱”正在全球興起。與產業投資、到中國去建廠不同,這場“中國熱”圍繞著文旅消費展開,走進了更多國外普通民眾的視野。
何以“中國熱”?與近年來的開放政策有很大關系。
5月13日,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宣布決定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個國家實施免簽政策,並適時擴大對地區國家覆蓋范圍。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過境免簽政策的優化升級、免簽“朋友圈”的持續擴容,讓外國游客來華更加便利,不僅提升了入境游的熱度,還為“中國購”帶來了第一波流量。
為了讓更多外國游客來到中國、購在中國、滿意而歸,今年中國在退稅政策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4月26日,商務部等六部門發布通知,將離境退稅起退點從500元下調至200元,將現金退稅限額由1萬元大幅上調至2萬元,提出將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推廣至全國,這些措施極大地提升了境外游客的購物體驗和消費意願。
何以“中國熱”?也離不開中國制造的全球吸引力。
“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創造”轉變,品質和創新成為其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外國游客的購物清單不斷拓展豐富,從服裝、食品到手機、翻譯器,從智能家居到小家電,憑借著創新創造和高性價比,中國商品深受全球消費者的喜愛。
這輪“中國游”“中國購”還帶來了新的變化,在文旅消費融合帶動下,中國文化吸引了更多外國游客關注。中式禮服、緙絲團扇、青花瓷茶具等帶有中國文化符號的特色商品,裝滿了不少外國游客的行李箱,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愛上穿著漢服在中國旅游。
中國文化與中國制造的融合碰撞,正是“中國購”的魅力所在。
當外航的航班穿越雲海,當退稅商店的燈光點亮夜色,當“中國制造”閃耀國際舞台,這些生動的場景共同勾勒出中國作為開放大國的自信與擔當。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中國正以“游在中國”“購在中國”為紐帶,書寫著開放共贏的新篇章。這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1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水利部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歐陽易佳)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受近期降雨、來水持續偏少影響,湖北、四川部分地區出現旱情,預計可能持續或進一步發展。 5月19日,水利部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勢,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並發出通知,要求兩省水利部門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旱情,加強預測預報和會商研判,滾動開展供需水形勢分析,精准范圍、精准對象、精准時段、精准措施,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預案﹔科學精細實施江河湖泊應急水量調度和水庫及引、調、提等水工程抗旱調度,提供穩定水源保障﹔開展農村供水安全動態監測和風險排查,因地制宜採取延伸管網、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強化灌區運行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計劃,精細調度灌溉水源,全力保障農作物時令用水需求。…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