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金融壹賬通賈燕菁:數字化賦能金融機構提升服務科創企業質效

2025年05月21日15: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5月18日,為期兩天的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深圳順利舉辦。金融壹賬通銀行事業部總經理、中小銀行聯盟秘書長賈燕菁出席了該活動的第八個主題討論會議,介紹了平安集團持續不斷的科技投入與創新積累。

論壇現場。(受訪者供圖)

論壇現場。(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平安每年在科技研發上的投入高達數百億元,有超3000名科學家,科研人員超2.1萬,專利申請達55080項,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財產險數字化轉型工程、“數智化”理賠新模式建設等項目多次榮獲央行金發獎一等獎。科技賦能生態應用效果顯著,當前平安AI客服坐席覆蓋率達80%,壽險保單秒級核保佔比達93%。

近年來,我國科技類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日益凸顯,金融機構如何更好幫助科創企業規避風險,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質效,賈燕菁基於平安集團的實踐積澱進行了分享。平安集團是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型科創企業“最后一公裡”的代表之一,2024 年,投入超1萬億保險資金服務科技創新產業,累計投入10.14萬億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根據平安服務科創企業的實踐,賈燕菁歸納並指出了現階段科創企業的三重普遍痛點:第一,害怕出險而不願購買保險﹔第二,研發與創新的不確定性﹔第三,多維度資信體系建設尚未完善。面對上述痛點,賈燕菁提出“智能化實時風控、數據價值重構、專利估值”的三位一體的金融機構服務科創企業策略框架:

首先是智能化基礎設施部署,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可以很好地發揮風險管理作用。目前,全國約有有幾十億台物聯網設備,這些設備能對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管理過程做到實時監控,這樣毫秒級數據採集,對於風險識別效率的提升在40%以上,不僅有助於金融機構做好相應的保險保障服務,而且對處於高危型研發測試階段的企業,可以規避因害怕出險而產生的問題。其次是數據資產的價值重構,企業豐富和龐大數據的有效積累,有助於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再者是科創企業專利知識產權的有效沉澱,為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估值,特別是破解科技型輕資產企業的估值難題,提供了更豐富有力的依據。

賈燕菁建議,金融機構要緊密跟隨國家建設金融強國、科技強國等重大戰略,借助綜合金融、科技創新的驅動力服務科技創新,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貢獻力量。平安集團把在科技金融、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積極實踐得到的以科技支持業務的應用科技、解決方案通過金融壹賬通輸出給國內外的中小金融機構,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