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米油鹽︱“三夏”遇上大旱,各地有何“糧”策?
2025年05月25日09:02 | 來源:人民網

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三產融合發展讓“中國飯碗”端得越來越穩。
3月下旬以來,由於氣溫升高和缺乏雨水,全國不少糧食產區都面臨著干旱氣候帶來的嚴峻考驗。5月21日至24日,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一次大范圍降雨過程,許多地方持續已久的旱情有望得到緩解。但下雨並非“萬事大吉”,河南、廣西等地已經發布了防范旱澇急轉的風險提示,守護好冬小麥等作物收獲前的“最后一公裡”。
災害性天氣之下,一顆麥子想要茁壯成長,不僅依靠農民“單打獨斗”。最近一段時間,各地圍繞氣象、水利、電力以及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綜合施策,緩解旱情帶來的影響。
正是有了一、二、三產的融合、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展,種地這個歷來“看天吃飯”的產業,才能夠擺脫“大旱必有大災”的魔咒,向著科技驅動、智慧興農的方向大步邁進,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總策劃:孫海峰 楊義
制片人:章斐然 謝婷 郭健
監制:呂騫
策劃:申佳平 李佳 尚明楨
文字:方經綸 宋芳鑫
攝像:慎志遠 程明輝
剪輯:張培揚
設計:鄭美鈺
包裝:趙晨
(責編:方經綸、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