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杜燕飛)作為全國首個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中廣核煙台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27日全容量並網發電。
“該項目應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雙面雙玻海上光伏組件等一系列產品,形成了可復制的海上光伏項目施工成套工藝體系,助力我國海上光伏規模化發展。”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武表示,預計年平均發電量6.94億千瓦時,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20.8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3.5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1562公頃,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煙台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煙台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位於山東省招遠市萊州灣海域,2023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是山東省首批競配的十個海上光伏項目場址中水深最深的項目。該項目場區水深8.5米至11米,光伏場區距海岸最近距離2公裡,最遠距離6.2公裡,總用海面積512.7公頃,由121個發電單元組成,通過16回35千伏集電線路接入220千伏陸上升壓站。
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孟凡志表示,該項目是全國首個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將有效推動區域能源結構轉型發展,對於加快構建多元互補能源供給體系,推動現代海洋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海洋環境具有高鹽霧、高濕度、高風載、高洋流沖擊等特性,對組件的材料防腐、結構特性、系統穩定性等提出較高要求。
“我們在光伏組件研發應用、支架單元技術設計以及海上打樁等方面打造三大創新應用,形成了海上光伏項目施工的成套工藝體系,為全國同類型海上光伏項目積累了系統性的實踐經驗,助力全國海上光伏產業協同發展。”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光明說。
在海上光伏組件應用方面,李光明表示,項目團隊聯合產業鏈伙伴研發國內首批適應海洋環境的單晶硅異質結N型雙面雙玻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達22.86%,組件雙面率大於85%,推動了海上光伏組件的技術進步。
“項目採用‘大跨度螺栓球鋼網架+螺旋變徑鋼管樁’技術方案,單套光伏支架單元長69.3米,寬37.3米,可承載裝機容量590千瓦。”該項目經理付紅星介紹,研究形成了“多管樁高精度同步定位”等樁基施工工藝,研發建造了“電建海裝001號”新型打樁船,是全國首台(套)海上光伏智能高效打樁裝備,沉樁效率提升了5倍,施工成本降低50%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