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天書計劃”加速破譯四大主糧遺傳密碼

馬愛平
2025年07月08日08:34 | 來源:科技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天書計劃”加速破譯四大主糧遺傳密碼

“目前,‘天書計劃’正在制定核心種質的篩選和評價方案,包括基礎數據、篩選方法、評估方案等。”7月5日,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助力種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論壇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文彬介紹,“天書計劃”初步鎖定了4500份水稻核心種質,覆蓋了80%以上水稻種植的核心區塊。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種業創新的源頭和源泉。2023年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聯合騰訊公司共同發起了作物種質資源“天書計劃”。為實現核心數據鑒定、獲取和高效共享利用,今年5月,三方又共同發起了“天書計劃”2.0。

“‘天書計劃’的終極目標是要真正解碼作物的遺傳信息,也就是解析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主糧作物表型決定基因,最終開啟智能育種。”周文彬表示,該計劃將通過底盤數據採集與標准化,結合智能育種技術,打造基因資源庫、大數據中心及智能育種設計平台。

周文彬說,“天書計劃”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四大作物核心種質構建、作物遺傳密碼解析與智能育種模型開發、基因資源智能育種平台的開放等。

“四大作物核心種質構建,將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共22.3萬份種質資源,進行基因型鑒定,通過現有數據篩選構建真正的核心種質群。同時,制定統一標准規范,建立核心種質篩選標准化流程,確保核心種質覆蓋95%以上的遺傳多樣性,且將國外優異種質納入其中。”周文彬說。

作物遺傳密碼解析與智能育種模型開發則重點對標表型、環境型、基因型三方面數據集,繪制泛作物基因組圖譜,整合大量種質資源的基因信息以突破單一基因組的局限,探明作物表型形成規律,破解遺傳密碼並構建相關模型。數據採集涵蓋作物大田表型材料,以及室內不同環境(包括逆境環境)下的表型特征。

基因資源智能育種平台的開放,既建設整合基因庫、智能育種工具及大數據平台,為國內相關種業科技研究機構和種業企業提供服務﹔同時,建立協作網絡,制定分級保障策略,保障數據安全共享,推動資源和技術的高效利用。

“‘天書計劃’2.0擬實施3年,從今年開始到2027年12月結束,計劃今年主要把1萬份核心種質資源篩選出來,明年進行大田基因型表型鑒定,第三年通過數據挖掘模型的構建,搭建好智能育種平台。”周文彬說。

(責編:楊曦、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