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攜手共繪高鐵事業發展新藍圖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速寫

何 亮
2025年07月10日09:26 | 來源:科技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攜手共繪高鐵事業發展新藍圖

商業運營時速400公裡,CR450動車組開創世界高鐵新時代﹔開挖直徑10.33米,“雪域先鋒號”大直徑硬岩掘進機填補國際高原高寒極端環境盾構技術空白﹔最大起重量高達3600噸,“大橋海鷗”號起重船造大橋、建風電、吊裝海上石油平台模塊……在7月8日至10日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以下簡稱“裝備展”)上,超500家國內外企業攜大批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展現世界高鐵發展創新圖景。

記者了解到,本次裝備展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未來”為主題,共設置國家會議中心和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兩個展區,集中展示當今世界鐵路技術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

高鐵讓生活更美好

復興號模擬駕駛艙排起了長隊。穿過隧道、跨越河流、橫渡橋梁……“體驗感太真實啦!”來自清華附中的學生駕駛模擬“復興號”興奮地說。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長趙向紅介紹,高鐵自動駕駛技術集成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科技,提升列車運行的安全性與准點率,為旅客帶來更安全、舒適、高效的出行體驗。

站在CR450科技創新工程沉浸式體驗區,各種虛擬乘車場景扑面而來﹔置身鐵路裝備模型虛實交互空間,9台列車模型的生動展示和環形屏幕的詳細介紹,讓觀眾親身體驗中國高鐵的科技魅力。

趙向紅表示,裝備展的各個展區就像多扇窗口,讓世界看見中國高鐵不僅在軌道上飛馳,更在無數人的生活裡,鋪就著更便捷、更智能的未來。

中國高鐵正引領世界發展

高鐵已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在裝備展現場,各類微型沙盤精妙復刻著中國高鐵的典型成就。

在中國中鐵展區,世界最大跨度三塔兩主跨斜拉橋——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巍峨雄闊,剛剛合龍的大橋創造六項“世界之最”﹔額定起重量世界最大的步履式架梁起重機——滬蘇通長江大橋1800噸架梁起重機,仿佛一個“大力士”,不斷刷新著國內內河鋼梁吊裝多項紀錄……展台講解員告訴記者,從架設橋梁到開通隧道再到建設交通樞紐,重大國產智能裝備助力中國鐵路從速度向智慧不斷提升。

來到中國中車展區,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整齊排列,“瀾滄號”列車“滿載”中老兩國人民的友誼,大功率內燃機車成為綠色交通的代表……這些先進交通裝備的突破和應用,不僅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美好旅行生活,也成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解決全球交通發展挑戰中的生動實踐。

正如國鐵集團副總經理王立新所說,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橋梁設計建造技術、現代化的施工裝備、譜系化的智能動車組,中國高鐵正在引領世界發展。

推動世界高鐵共建共享

中國鐵路發展需要走向世界,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鐵路。

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克諾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軌道與商用車制動系統制造商。本次裝備展上,克諾爾集團隆重推出一款專為中國機車市場量身打造的機車空氣制動控制系統。

“我們深度參與了中國高速鐵路從起步到世界領先的全過程。”克諾爾集團蘇州項目副總監倉萬東告訴記者,集團在中國已建立4個研發中心、15家生產企業,形成了完整的本地研發、制造和供應鏈體系,為中國城市軌道與高鐵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與服務保障。

鋼軌打磨車、重型軌道車、道岔清篩車……在金鷹重工展區,服務於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吉烏鐵路等海外重點項目的關鍵核心裝備悉數亮相。金鷹重工副總經理陳興風在現場告訴記者,公司專注鐵路基礎設施養護裝備的制造研發,如今五大系列、135個品種的產品譜系正逐步走向海外市場。

國鐵集團總經理宋修德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突飛猛進的今天,中國鐵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與世界各國分享高鐵發展成果,攜手共繪高鐵事業發展新藍圖。

(責編:楊曦、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