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信銀理財:將養老焦慮轉化為財富機遇 解碼養老金融新范式

2025年07月15日16:48 | 來源:新華網222
小字號

原標題:如何將養老焦慮轉化為財富機遇 信銀理財解碼養老金融新范式

  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養老金融在應對老齡化的過程中,聯結著資金端、服務端、產業端,發揮著重要“樞紐”作用。金融機構在養老金融領域積極探索和深入布局,為銀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脫胎於商業銀行的理財公司具備天然優勢,成立於2020年7月的信銀理財,在過去五年來始終將養老金融作為重點賽道積極布局,以“不只是產品”的財富管理思路為銀發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已在行業內形成示范效應。

  破局:創新產品體系滿足多元需求

  如何將養老焦慮轉化為財富機遇?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是破題關鍵。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指出,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支持具有養老屬性的儲蓄、理財、保險等產品發展。

  銀行理財公司客戶的風險偏好通常介於儲蓄和基金之間,期待產品的收益高於存款而波動小於基金,再加上產品投資門檻低,理財公司發行的養老型理財產品較為容易被個人投資者接受。

  然而,養老理財產品業務發展面臨三大痛點:一是需求適配遭遇挑戰。近年來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水平迅速下行,傳統產品設計難以契合客戶投資需求。二是渠道推廣存在卡點。理財經理在向客戶推薦產品時缺乏有效方法,甚至自身對產品也缺乏了解、信心不足。三是能力建設有待提升。養老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精細化程度不足、資金運用效率不夠高、資產配置不夠科學合理。

  傳統養老理財如何突圍?在此背景下,信銀理財推出“穩投+”養老策略理財產品方案,以資產配置創新、數字化轉型賦能、全周期服務生態構建為核心,實現了養老產品在“投資-服務-體驗”三維度上的全面升級。

  經過充分調研和反復論証,信銀理財創新提出“穩投+”型養老產品策略,將利率交易、可轉債、境外債等多策略納入養老理財配置組合,實現傳統非標資產與市場化策略“雙輪驅動”,提升預期收益,滿足養老需求。此外,“穩投+”型養老產品,在產品形態上結合長期封閉式產品和持有期型產品的特點進行了創新。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銀理財“穩投+”系列產品規模突破90億元,成為養老金融領域的新生力軍。

  “穩投+”系列產品只是信銀理財豐富養老型理財產品體系,滿足多元養老需求的一個縮影。從2020年開始,信銀理財就推出了目標日期策略的養老產品,並不斷進行策略的豐富,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信銀理財在養老賽道上面建成了包含穩健分紅型、目標日期型、目標風險型三大類策略和不同風險偏好等級的產品貨架體系,截至2025年6月30日,產品存續規模857億元﹔初步覆蓋了不同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對各類養老場景的投資需要。

  “近兩年,我們主要在產品設計和投資策略上進行了優化,使其更加符合投資者的養老需求和投資預期。”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例如,為年紀較大的“銀發”群體,提供門檻較低、易於理解的分紅型產品﹔而為“Z世代”和投資認知程度較高的客戶,提供了目標日期型、目標風險型產品,他們可以結合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判斷選擇合適的產品。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在繼續推進養老產品體系建設的道路上,信銀理財仍在不斷探索。一方面發揮公司在貨幣、債券、非標領域的投資管理優勢和資源整合優勢,進一步提升投資業績表現和風險管理水平,滿足低風險偏好的養老理財需求﹔另一方面持續提升自身資產配置能力,推出基於多資產、多策略、具備全天候特征的中長期限產品,豐富養老產品圖譜。

  優化:深耕生命周期提升服務體驗

  養老不是終點沖刺,而是貫穿人生的財富“馬拉鬆”。

  在養老投資中,資金的長期穩定增值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為此,信銀理財採取了拉長封閉期的管理策略,通過匹配養老投資長期穩定的資金需求,跨越大類資產市場周期,創造更好的收益。

  在養老金融領域,投資者的陪伴和服務同樣至關重要。信銀理財深知這一點,因此推出了全生命周期陪伴的服務理念,從投資者初次接觸產品到持續投資、再到最終領取養老金,每一個階段都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支持。

  通過定期的市場分析、投資策略報告以及個性化的投資建議,信銀理財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把握投資機會。同時,信銀理財建立了完善的客戶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和處理投資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產品價值的提升與做好服務升級必須兩線發力,缺一不可。近年來理財淨值化程度逐步提升,同時低利率環境造成固定票息提供的安全墊變薄,這些因素導致理財產品的波動率有增加趨勢,一旦出現市場波動,容易引發投資者的焦慮,形成不好體驗﹔但一味增加存款等現金資產的佔比,又使得產品的目標收益率偏低,無法滿足養老投資的增值需求。

  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投資經理,一是要提升專業能力,通過科學配置降低波動,讓養老資金在安全基礎上實現更可持續的增值﹔二是要建立“長期主義”,不僅在投資上要“長錢長投”、避免短期波動干擾,也要加強投資陪伴,幫助普通人把點滴積累轉化為未來的安心保障。

  近年來,在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做好暖心陪伴,是著力提升客戶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的關鍵。信銀理財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陪伴客戶全生命投資周期,幫助客戶實現長期的財富增值目標。

  在線上,信銀理財通過W平方公眾號、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等,提供更加豐富的實時資訊、市場動態分析以及專業的投資建議,幫助客戶理性看待市場波動,增強投資信心。

  在線下,信銀理財安排專業團隊定期與分支機構進行面對面溝通,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和管理建議。

  信銀理財“養老理財”青年突擊隊由8名青年業務優秀人才組成,全員碩博以上學歷,橫跨公司3個部門條線,他們用實際行動為養老金融賽道注入全新動能。

  當行業還在探索養老金融破局之道時,這群年輕人已交出亮眼成績單:2024年,信銀理財“養老理財”青年突擊隊牽頭提出養老產品系統開發需求28項,平均提升了投資管理效率18%﹔提升銷售平台對接效率,實現了產品申贖頭寸的每日匯總分析,並將產品運作簡報的制作時間縮短了50%,有力促進了更加及時、更有溫度的投后服務。

  信銀理財“養老理財”青年突擊隊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依托跨部門青年骨干的復合型專業優勢,通過“穩投+”等產品創新破解收益困境,以數字化工具提升投研效能,構建“售前充分調研-售中協同跟進-售后暖心陪伴”的全周期服務體系,將國家養老部署安排與“五先”攻堅戰略目標深度融合,在破解養老金融難題中彰顯了新時代金融青年的責任擔當,為打造領先財富管理銀行提供了“青年智慧+協同服務+科技賦能”的實踐范本。

  “作為從業者,我們始終要有最專業的能力穩健運作,實現長期收益﹔同時也要有服務者的溫度,理解不同群體的養老需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投資者理解投資邏輯,提升安全感。”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護航:借力政策“東風”激活銀發經濟

  全力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產業發展、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質效,不僅事關億萬百姓福祉,更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自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圍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從政策、產品、服務等方面著手建設,我國養老金融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近些年,圍繞老年群體的需求,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斷對服務進行適老化改造。針對老年消費者使用線上服務普遍面臨問題,信銀理財進一步深化老年客群基礎金融服務保障,推出直銷App適老化功能,並增設客服“敬老專線”,廣泛開展金融服務宣教活動,讓老年客戶充分體驗到更周全、更細致、更暖心的金融服務。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齡人口成為市場重要的消費人群之一,基於老年群體的銀發經濟市場規模日漸龐大。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准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

  隨著養老金融的進一步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將更加健全,金融機構和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也將為養老服務的升級帶來新的契機。據了解,信銀理財深入研究養老產業,嚴格篩選認定機制,優先對接“銀發經濟”企業資產。通過與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和聯動發展,信銀理財不僅拓寬了自身的業務領域和收入來源,還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與養老相關的投資機會和增值服務。

  “‘銀發經濟’與養老金融產品契合度很高,我們將創設更多養老產品來投資優質的‘銀發經濟’產業。”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這些企業發展前景比較好,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好收益,另一方面養老資金具有長期、穩定的特點,也為企業開展經營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更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平安與幸福。在可預見的未來,老年人對高品質、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將更加旺盛。“信銀理財打造‘不止於產品’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用心用情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信銀理財總裁董文賾指出,信銀理財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引領養老金融行業的發展潮流,為推動中國養老事業的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在長壽時代與財富覺醒的雙重驅動下,養老焦慮正在轉化為推動行業變革的積極力量。當金融機構持續創新產品以及服務模式,當全民養老意識深度覺醒,這場關乎每個人幸福晚年的財富“馬拉鬆”,正在書寫新的可能。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