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經濟微觀察

更廣泛更靈活 電力市場有了“全國網上商城”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王天樂
2025年07月16日14:19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七月的上海,張江科學城的芯片廠房內,精密儀器在穩定電力支撐下有序運轉﹔千裡之外的內蒙古草原,風電機組產生的清潔電力,正通過特高壓線路輸送至長三角地區,融入當地的用電網絡。這一日常的能源輸送場景,體現著我國電力市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的逐步提升。

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臨近,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成為重中之重。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的復函》,為跨區域電力資源調配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韓放做客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家談欄目時表示,跨電網經營區交易機制的完善,為應對度夏保供挑戰提供了堅實支撐。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交易機制的建立,意味著在兩個電網分別組織電力交易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范圍的 “網上電力商城”。

“今年將在年度、月度、月內、現貨等交易周期實現常態化開市,這意味著我國電力市場有了更靈活的‘調度器’,能夠根據不同時段的用電需求快速調配資源。”韓放說道。

韓放表示,這種常態化交易機制的建立,打破了過去的壁壘。“過去兩個電網分別組織交易,就像兩個獨立的市場,商品流通存在壁壘。現在實現跨區域常態化交易,相當於打破了地域限制,讓電力資源能夠在更大范圍內自由流動。”這種機制創新,不僅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更讓保供工作有了更足的底氣,對大范圍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長三角、大灣區等經濟活躍地區日益增長的綠色用能需求,跨區域交易機制也在積極發力。韓放介紹,目前正組織多方向綠電交易,將西北的風電、光伏,西南的水電等清潔能源,精准輸送到這些重點地區。“這不僅滿足了當地企業和居民的綠色消費需求,也為新能源消納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讓綠電供應更加穩定可持續,相關部門正在探索多年期綠電交易簽約模式。韓放分析稱,這種長期合約的簽訂,能夠為新能源項目提供更穩定的收益預期,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清潔能源領域,從而推動能源結構加速轉型。

“當塞北的風光能穩定送到嶺南,西南的水電能持續送到沿海,全國的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將邁上新台階。”韓放說。

【相關閱讀】

中國經濟微觀察:跨區跨省電力交易讓保供“更高效”

中國經濟微觀察:深挖互濟潛力 跨電網經營區交易讓電力市場“血脈”更暢通

(責編:郭思邈、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