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這頭小牦牛,基因有來頭(趣科普)

本報記者  徐馭堯
2025年07月26日05: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網友:最近,西藏金絲野牦牛繁育基地誕生第一頭克隆牦牛的新聞讓我很感興趣。據說這頭牦牛體重33.5斤,個頭比正常新生牛犢較大,“大塊頭”跟科技有關嗎?克隆牦牛有啥意義?


  近日,西藏(當雄)金絲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誕生了第一頭克隆牦牛(見圖,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這一成果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方盛國團隊和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聯合攻關取得的。為了回答讀者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方盛國教授。

  問:為什麼要開展克隆牦牛的研究?

  答:西藏牦牛養殖歷史悠久,然而傳統的放牧方式等因素,讓牦牛群變成了破碎化種群,彼此間基因交流中斷、近親繁殖加劇,不利於牦牛種質資源的長遠發展。

  傳統育種方法培養優質牦牛新品種,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為了加快良種培育,我們研發全基因組選擇技術,篩選個頭大、生長快、繁殖率和飼料轉化率高、肉質口感好的“種子牦牛”,再進一步研發產業級體細胞克隆胚胎構建技術方法等,花費傳統育種周期1/4的時間,培育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西藏牦牛新品系。

  問:這頭克隆牦牛,為什麼個頭比正常新生牛犢較大?

  答:這頭小牦牛,基因有來頭。團隊構建的牦牛胚胎,包括全基因組AI性狀選擇的“種子家牦牛”和受到雪豹、狼、棕熊攻擊受傷而被救護的野生牦牛。

  由於“種子家牦牛”和野生牦牛的個體均遠遠大於普通家養牦牛,所以,培育出的這頭克隆牦牛犢要比正常新生牦牛個頭大一些。

  團隊研發突破西藏牦牛專一性的產業級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和產業級體細胞克隆胚胎構建的技術方法,搭建了一個西藏牦牛快速育種的技術平台。依托技術平台,未來將更好保護牦牛種質資源,快速擴大優質種群,並推動保護野生牦牛種群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6日 06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水利部針對浙江福建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預報,受第7號台風“范斯高”影響,7月25日至27日,浙江、福建、廣東東部、江西東部南部、湖南東南部等地將有中到大雨,其中福建沿海、浙江中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區將有暴雨﹔浙江錢塘江、椒江、甌江,福建閩江、九龍江等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暴雨區內福建閩江下游大樟溪及沿海鰲江、龍江、木蘭溪等中小河流可能超警。 7月25日14時,水利部針對浙江、福建省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兩省水利廳和太湖流域管理局緊盯台風發展態勢和移動路徑,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和會商研判,強化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統一聯合調度和堤壩巡查防守,切實落實水庫及在建工程防汛責任和安全度汛措施,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城市內澇防御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紅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歐陽易佳)記者從水利部獲悉,7月25日18時,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紅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水利部預計,7月25日20時至7月26日20時,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陝西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大(橙色預警),其中,河北北部、內蒙古中部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紅色預警)。…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