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實現新突破


本報北京8月4日電 記者張翼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機械工業聚焦能源、交通、化工等領域高質量發展需求,積極推進協同創新、開展聯合攻關。今年上半年,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實現新突破,為重大工程建設和產業鏈安全提供堅實的裝備保障。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新聞發言人羅俊杰介紹,我國能源電力裝備從“源網荷儲”到四代核電,全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今年上半年,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機組投運,將傳統煤電機組效率推向新高度,標志著我國在清潔煤電裝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國內首個高國產化率F5燃機項目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的F5重型燃氣輪機首次成功應用﹔全球單機容量最大沖擊式水輪機轉輪和國內首台300兆瓦級變速抽蓄機組取得突破,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形成“水力發電+抽水蓄能”的協同創新范式﹔“玲龍一號”全球首堆4台核主泵驗收交付,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核能技術釷基熔鹽堆建成並穩定運行,形成了“三代壓水堆+四代新堆”的雙軌技術路線,更開啟了第四代核電技術新紀元﹔全球單機功率最大17兆瓦直驅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下線,標志著我國在深遠海風電裝備制造領域取得新突破。
同時,一些重大工程成功投產、獲得技術突破,驗証了極端工況下我國裝備能力的提升。今年上半年,世界海拔最高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貫通,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產送電,驗証了高原、戈壁環境下我國輸電裝備和技術的全球領先性﹔全國首台滾刀式岩石掘進機投用和全球首台可變徑斜井掘進機成功貫通50度斜井,分別解決了硬岩隧道掘進和復雜斜井施工兩大世界級難題,為我國深部礦產資源開發、抽水儲能等重大戰略工程提供裝備支撐。
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產品產銷平穩增長,對外貿易展現韌性,創新活力加快釋放,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水利部針對廣東廣西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歐陽易佳)據預報,受西南暖濕氣流影響,8月4日至6日,廣東、廣西大部將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珠江流域西江干流及支流柳江、桂江、郁江、賀江以及北江、東江、韓江等主要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8月4日15時,水利部針對廣東、廣西2省(自治區)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地方水利部門和相關流域管理機構密切監視流域雨水情變化,加密滾動會商研判,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系統、科學、安全、精准調度防洪工程體系,強化堤防巡查防守,切實落實水庫及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城市內澇防御等工作,提請地方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