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數據產業三年行動為數字經濟“充電”


數據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前不久,《余杭區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明確以打造“全國數據產業卓越中心”為目標,力爭到2027年底新增重點數據企業1000家,新增規模以上數據企業50家;引育數據服務企業50家、浙江數商25家,基本形成區域聚集和協同發展格局。
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據被列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數據產業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數據資源進行產品或服務開發,並推動其流通應用所形成的新興產業,包括數據採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
“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數據要素的支撐,數據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該區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余杭區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余杭區數據產業統計標准(試行)》《余杭區數據企業分類標准(試行)》,探索構建數據產業統計監測創新體系。同時,形成涵蓋25條扶持政策的數據產業政策保障體系,助力區內超萬家數據企業快速發展。
此外,余杭區開啟的“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創下多個“首個”“首批”:完成全國首批公共數據資源和數據產品登記,成立全省首個專注於服務數據產業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余杭區數企服務中心”,發布數據產業圖譜,發布《數據知識產權白皮書》《全國數商產業圖譜》等一系列首創成果。
根據《行動計劃》,余杭區將圍繞加強產業規劃布局、夯實產業基礎支撐、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健全產業生態體系、促進產業整合發展實施五大行動,以持續釋放數據要素乘數效應。例如,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行動,聚焦商貿流通、智能制造、交通運輸、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重要領域,鼓勵企業開發創新應用場景,打造一批示范帶動性強的創新應用;深化“人工智能+”應用賦能千行百業,鼓勵大模型、智能體等AI應用在垂直領域的推廣應用,對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典型應用實施政策激勵;支持符合條件的頂尖數據人才參與區內頂尖人才項目、海內外人才項目評審,支持數據人才參與杭州市、余杭區高層次人才認定等。
接下來,余杭區將加快推動數據產業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全國示范引領效應的創新生態體系,為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創新高地、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張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