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奮楫篤行”2025年中經濟系列報道②

看!新能源車正“駛入”新農村

人民網記者 孫陽 焦磊 劉藝琳
2025年08月05日14:04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與村民交流充電事項。受訪者供圖

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與村民交流充電事項。受訪者供圖

今年年初,巴雅拉格發現,村裡新建的車棚並網發電了。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格更召嘎查(村),電動汽車、三輪車整齊停放在一座充電車棚裡,電流從棚頂的光伏板流向棚內車輛。走出車棚,遙遙望去,遠方就是庫布其沙漠。

村裡人說,自從有了充電車棚,更多的新能源車開進了嘎查。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44.3%,創同期歷史新高。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力度持續加大,充換電設施、售后維保服務等配套環境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也正從大中城市加速駛向“希望的田野”,重塑鄉村出行生態和百姓生活。

新基建起來了

“充一度電只要八毛錢”

格更召嘎查的車棚建成后,巴雅拉格便經常會來充電。“不僅充電方便了,而且給電動三輪車充電是免費的。”巴雅拉格說。

村民呼色樂圖,則選擇購置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給新能源汽車充電價格便宜,一度電隻需要八毛錢。”呼色樂圖說,“在車棚裡充電快,還能遮陽,充電過程舒適又放心。”

格更召嘎查的鄉村智慧光儲充一體化車棚。受訪者供圖

格更召嘎查的鄉村智慧光儲充一體化車棚。受訪者供圖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市杭錦供電公司派駐格更召嘎查的駐村第一書記劉世棟介紹,這座充電車棚是內蒙古自治區蒙西地區首家鄉村智慧光儲充一體化車棚。

“村裡的充電車棚,已經帶動20多戶家庭選擇新能源車。”格更召嘎查黨支部書記巴音刀桃表示,充電車棚還帶動了村集體的收入增加。村民在光伏車棚每充一度電,村集體賬戶就會收益8毛錢。此外,多余的電量直接上網,收益也會進入村集體賬戶。

“這部分資金主要用於脫貧戶、監測戶的生活、生產條件改善,后續還將用於全村普惠性福利。”巴音刀桃說。

近年來,《關於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陸續出台,“百縣千站萬樁”試點工程、“鄉鄉全覆蓋”充電設施建設接續發力,新能源汽車駛入鄉村的難點堵點正在打通。

新技術體驗了

“這車咋聽得懂人話?”

“導航去哪兒、調空調溫度、開音樂、開窗通風這些事兒,基本上動動嘴皮子就能搞定。特別是農村路況復雜,需要專注駕駛的時候,不用分心去按按鈕。”在江西上饒鄉間,阿豪坐在自己的小鵬汽車裡,向村民介紹著各項智能化功能。

這車咋自己認路(智能輔助駕駛)?它咋聽得懂人話(智能語音)?那地圖有多“機靈”(智能導航)?

阿豪向村裡的老人演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體驗。受訪者供圖

阿豪向村裡的老人演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體驗。受訪者供圖

面對幾位上了歲數的鄉親提問,作為00后的他,憑借對電動化、智能化等前沿技術的熟知,成為了村民們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窗口”。

“我聽老人們說,家裡的年輕孩子漸漸都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了,很多人打算將家裡的油車置換電車,還能享受到國家補貼。”阿豪告訴記者,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在農村逐步建成,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的實用性和經濟性。

同時,隨著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語音喚醒等新技術加速應用和普及,新能源汽車下鄉的路徑從“省錢”“實用”逐步向“體驗”“智能”轉變,鄉村消費者對汽車創新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已躍然提升。

今年6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與以往相比,今年的下鄉車型目錄中,售價在20萬元以上的較高端車型逐漸增多。

新農人回來了

“新能源車,得經得起山路的考驗”

最近,返鄉創業的雲南採菌子小哥王開煜,正准備“以舊換新”一台新能源車。

“我是雲南山裡娃。家裡一直是做收菌子生意的,看著爹媽辛苦,也看到咱們雲南這些山珍好東西有時候賣不上價,就決定回來了。”2022年,王開煜回到雲南的深山裡,通過線上新媒體渠道幫助家鄉農產品“走出去”。

王開煜正通過新媒體渠道助力當地農產品走出大山。受訪者供圖

王開煜正通過新媒體渠道助力當地農產品走出大山。受訪者供圖

王開煜的工作,需要經常把山裡的菌子拉到城裡,山路雖然彎多坡陡,但單次路程不算特別遠。

“我大概算了算,家用充電樁谷電充一度電,大概5毛錢,充滿一次能跑兩三百公裡。在外面快充樁,也比加油便宜不少。”王開煜說,縣裡、鎮上,甚至一些大點的村子附近,充電樁越來越常見,日常拉貨送貨完全夠用。

“貨箱空間必須夠大,能裝下我們一天收的菌子筐和其他裝備。最近去試駕了幾款五菱能拉貨的電動車,國家有購置稅減免,雲南也有‘彩雲購車補’之類的補貼。”在王開煜看來,維修網點和售后保養的服務便捷度,也是購車考慮的重點。

自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已形成顯著規模效應。過去5年,累計發布10批次500余款車型,銷量近1500萬輛,持續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推動形成綠色出行方式。同時,部分地區電網容量不足、車型與地形適配度不夠、售后網絡下沉相對滯后等問題仍然存在,新能源車“駛入”新農村,仍需持續發力。

正如王開煜所說,“新能源車,得經得起咱們山路的考驗。”

“奮楫篤行”2025年中經濟系列報道:

關稅戰之后,義烏更火了

(責編:喬業瓊、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