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潮流能怎麼發電?


火電、風電、光伏發電……現在潮流也能發電?
記者探訪位於浙江舟山市岱山縣的秀山島海域的兆瓦級海洋潮流能發電站——LHD潮流能發電站。潮漲潮落,小島秀麗,形似“小提琴”的發電站總成平台就建造在這裡。
浙江舟山市岱山縣的LHD潮流能發電站。姚峰攝
登上距海面28米高的總成平台,透過腳下的格柵板可以看到翻卷的白浪。潮流來去匆匆,如何被收集利用發電?
潮流能發電,是一種利用海水漲落動能的發電技術。據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總工程師林東介紹,利用潮流能發電原理並不復雜,要在海底安裝一個“大風車”,通過利用潮流能推動水輪機渦輪旋轉,從而獲得電能。但是要在暗流洶涌的海底建造這樣的“大風車”,關鍵要有牢固的“底座”。
海底情況復雜,大型機組如果坐落於海底,運維難、成本高、擴展性差。林東團隊採用平台化+模塊化設計。發電機組均設置在露出海面的總成平台,解決了坐底式大型機組的發電難題。
潮汐有其規律,除了漲潮和落潮,每個月還有大潮中潮小潮,水流大小並不固定。如何保証潮流能穩定發電?通過多次技術更迭,穩定發電的秘密就藏在“奮進號”發電機組裡。
林東解釋說,與之前的幾代發電機組相比,“奮進號”發電組的先進之處在於葉片小,直徑約15米左右。此外,“奮進號”應用了自主研發的自動變槳技術,根據水流大小自動調節葉片的槳距,可以達到最優發電的效果。由於漲潮和落潮的水流方向相反,葉片還會隨著潮水調轉方向,實現潮流能高效採集。
在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內,大屏上實時顯示的監控畫面上展示著LHD海洋潮流能電站的發電實況和數據。
隨著穩定發電時長增加,發電成本隨之降低。2016年7月投入運營的LHD第一代機組度電成本為106元/千瓦時,經過幾次技術更迭,第四代機組度電成本已經降至1.1元/千瓦時,具備規模化應用場景。
今年2月24日,自然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出台《關於推動海洋能規模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百兆瓦級潮流能重點工程,在潮流能資源富集區域,支持將潮流能發電作為沿海地區及海島綠色能源補充解決方案之一。
林東介紹,目前,世界上掌握海流能發電並網技術的國家隻有英國、美國和中國,但在持續穩定發電並網時間上,我國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已經領跑世界。截至7月底,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已連續運行超過97個月,總並網電量已超783萬千瓦時,所發電量通過國家電網實現全額消納,相當於等效減少使用3132噸標准煤,減排7811噸二氧化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