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已超90億元—— 

電影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姜天驕
2025年08月15日08:40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電影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8月13日,今年暑期檔(6月至8月)總票房(含預售)突破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電影市場復蘇勢頭強勁。一張張電影票背后,是歷史記憶的傳承,是東方美學的復蘇,也是中國電影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足跡。

  多元供給激發觀影熱情

  今年暑期檔定檔影片多達128部,創歷史新高。劇情片、動畫片、歷史戰爭片等45種細分類型供給豐富。《南京照相館》創新了對主旋律和重大題材的表達﹔《長安的荔枝》憑借馬伯庸IP與唐代職場寓言引發觀影熱潮﹔《浪浪山小妖怪》以手繪二維動畫風格呈現東方美學。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無論題材類型還是風格樣式,今年的暑期檔電影供給多元化,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喜好的觀眾需求。

  從暑期檔排名前十的影片來看,國產影片共6部,《南京照相館》單部影片票房破20億元,佔據整個暑期檔票房的四分之一,成功帶動暑期檔大盤。《浪浪山小妖怪》《戲台》《長安的荔枝》等10余部影片網絡評分集體站上8分。今年暑期檔,百花齊放的特征尤為明顯。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認為,這為下半年電影市場釋放了良好信號。

  口碑驅動優質影片破圈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最新顯示,《南京照相館》《羅小黑戰記2》《浪浪山小妖怪》《長安的荔枝》《戲台》佔據滿意度前五。

  觀眾的口碑根植於作品本身的“硬核”品質。《南京照相館》取材於1938年南京平民守護日軍暴行証據的真實事件。為了還原真實歷史,創作團隊搜集大量出版物、紀錄片、相片,美術團隊對照史料,從局部到整體精心還原南京城的城牆磚、街道風貌。走心創作、創新表達,既避免了夸張煽情,又擺脫了刻板說教,成為近年來歷史題材創作的新標杆。

  《戲台》從話劇走向電影,用了10年時間。其間,劇本歷經27稿修改,每句台詞、每個調度都精雕細琢。正是這股十年磨一劍的創作“軸勁兒”,讓該片實現票房逆襲,上映首周即破億元。

  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以無名小妖的視角重構經典西游故事。在三維動畫席卷銀幕的當下,創作團隊堅持傳統二維風格,用4年時間集結600余位畫師,在2000張手稿上完成手繪創作。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這部電影迅速刷新中國影史國產二維動畫電影票房紀錄。

  好內容是電影行業的根基。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祁海說,今年暑期檔是10年來口碑最佳的暑期檔,口碑效應推動市場強勁復蘇,吸引觀眾重回影院。觀眾對高質量內容需求強烈,行業要將目光投向內容深耕、質量打磨,成就“破圈”傳播。

  業態融合掀起消費新風

  從觀眾畫像看,《南京照相館》《東極島》等主旋律影片以平民視角切入歷史,吸引祖孫三代共同走進影院。《醬園弄·懸案》《羅小黑戰記2》《惡意》的年輕觀眾佔比突出,《戲台》40歲以上觀眾的佔比超過40%,大幅超出其他影片。

  從區域偏好與類型細分來看,觀眾對內容與體驗提出了更精細的要求。《南京照相館》在江蘇省及三四線城市票房表現突出,一線城市追捧《F1:狂飆飛車》的科技質感,東北地區偏愛《長安的荔枝》的市井幽默。動畫賽道中,《浪浪山小妖怪》引發當代年輕人對職場、生活的共鳴﹔《羅小黑戰記2》憑借治愈畫風積累了不少年輕粉絲。市場分化倒逼產業升級,做好分眾深耕與激發大眾共鳴同樣重要。

  電影產業還與其他業態融合掀起消費新風。《浪浪山小妖怪》與超30家企業達成合作,涵蓋汽車、餐飲、潮玩等領域。經過IP全維度開發,形成了可消費、可體驗、可社交的電影新業態。

  “票根經濟”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全國多地聯動餐飲、社交平台,實現觀影購票優惠與商場餐飲福利互通,“跟著電影品美食”“跟著電影去旅行”“跟著電影買文創”不斷開拓跨界消費新模式。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