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物流業穩中有進、質效雙升 助力經濟發展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5年08月08日09:18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7月22日,兩列滿載元明粉、鈦精礦的“北向班列”分別從四川成都、攀枝花鳴笛啟程,駛向山東青島、淄博﹔同一時間,一列滿載電子設備、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北向班列”回程列車從青島駛向成都。

新開“北向班列”貫通川魯—京津冀,每周開行2至3列。以四川至山東為例,目前物流運輸95%以上依靠公路,運價波動較大,物流成本較高。“北向班列”開通后,將進一步強化“公轉鐵”,優化運輸結構,降低制造企業運行成本。

7月23日,一列裝載著板材的集裝箱貨運列車,從南寧國際鐵路港發往欽州港東站,計劃轉運至欽州港裝船再運往越南海防港。這是繼廣西貴港“黑貨”物流總包專列之后發出的首趟“白貨”物流總包列車,填補了區內“白貨”跨境運輸物流總包的空白,為廣西拓展東盟市場跨境物流體系,又增添一條高效通道。

在物流新通道建設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我國物流行業運行態勢也迎來新動態。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2025年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數值為50.5%,較6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對此,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認為,7月指數盡管受到一些因素影響有所回落,但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前7個月數據綜合顯示,物流需求增勢平穩。后期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保持在55%以上高景氣區間,回升動力和市場預期總體較好。

分項指數中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庫存周轉次數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處於50%以上擴張區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表示,從今年前7個月數據看,物流需求增勢平穩,“以舊換新”國補政策連續發力,區域補貼和產品品類不斷擴充,同時企業創新大、小家電“線上線下聯動”“拆舊裝新一體”等優質服務,帶動民生消費領域消費場景進一步擴大,物流需求進一步增長,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物流需求放緩但具備回穩基礎。

2025年上半年,我國物流行業呈現“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發展態勢。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內需潛力加速釋放,需求結構持續優化。物流供給端同步升級,細分領域協同提質,行業景氣水平整體向好。在產業結構優化、政策精准發力與技術創新賦能的多重作用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穩步回落,降本增效成效顯著,為物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71.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分別增長5.7%、5.5%,基本延續了較快增長態勢,彰顯出我國物流需求支撐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作用。

此外,在產業提質升級的強勁驅動下,上半年我國物流行業供給端積極變革,多數細分領域運行態勢良好,物流供給規模與結構同步升級。從市場規模看,上半年物流業總收入6.9萬億元,同比增長5.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從物流供給規模看,社會總需求擴張釋放物流市場潛力,物流供給升級支撐經濟增長。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下半年,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升級制造、綠色發展、民生消費等領域物流有望延續良好態勢,傳統制造中的落后產能或將持續回落,進口跨境物流承壓局面有望改善。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有望保持5.5%左右。

該負責人指出,在規模穩定產業提質的背景下,物流高質量發展仍需以政策、技術、模式、營商環境等多輪驅動為抓手,促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助力物流從“規模擴張”向“質效升級”加速邁進。

(責編:喬業瓊、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