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三多元一帶動” 中國人壽著力書寫長護險“漢中新解”


點擊播報本文,約
83歲的周爺爺因腦梗長期臥床,老伴王奶奶一人苦苦支撐,身心俱疲。一張長護險保單的出現,讓這個家庭迎來希望的曙光:專業護理員定期上門服務,輔具租賃減輕負擔,周爺爺的褥瘡消失了,肌力恢復了,笑容回來了,家庭照護支出也直降90%。“不僅負擔減輕了,老周的身體也在好轉。長護險這個政策是真的好!”王奶奶感嘆。這束照進困境的光,正是中國人壽在有著“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的陝西省漢中市交出的“長護險”暖心答卷縮影。
在漢中,人口老齡化挑戰日益嚴峻。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市60歲以上老人佔比達24.31%,65歲以上人口佔比亦高達17.71%,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是陝西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之一。“未富先老”疊加“未備先老”,傳統家庭的失能照護難以為繼,“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為許多漢中家庭的真實寫照。
放眼全國,漢中的情況並非孤例。據統計,當前全國約有4500萬失能失智老人需要長期護理,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五年強調“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該制度已經成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在政策東風下,漢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將長護險試點納入“醫養在漢中”城市品牌戰略。漢中也成為陝西唯一的長護險試點城市。肩負主承保重任的中國人壽漢中分公司,在政府及醫保部門指導支持下,開啟了一場關乎制度創新與民生溫度的探索。
試點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深植於本地土壤的創新。中國人壽將自身稟賦資源與地緣深耕經驗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機構、人員、科技三大優勢,組建漢中市長期護理保險服務中心,遴選出31名具有護理、康復、保險等專業特長的員工團隊,開發“漢中智慧長護系統”,建立起具有“有親情、有溫度、標准化、科技化”的特色長期護理保險管理服務體系。通過探索建立“三多元一帶動”的長護險“漢中模式”,服務全市40余萬職工群體。
多元籌資:破解“錢從哪裡來”的難題
資金籌集渠道單一是制約長護險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現階段,許多試點城市長護險資金主要來源於醫保基金劃轉,個人繳費佔比較小。這種籌資模式使得長護險對醫保基金依賴度過高。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醫保基金本身也面臨著較大支付壓力,長護險資金的可持續性面臨考驗。
針對以上問題,在籌資測算過程中,漢中市政府及市醫保局等相關部門通過前期調研、摸排、走訪、會議研究等創新提出建立多元化籌資模式,減少醫保基金壓力,明確採用個人繳費為主、醫保基金和財政補助為輔方式進行籌資,最終確定採用“50+30+20”三方共擔模式:個人賬戶年繳50元,醫保基金劃轉30元,財政補助20元。這種結構性設計既分散了基金風險,又滿足了業務推動的實際需求,確保了制度的可持續性。
多元照護:優化“誰來護理”的選擇
在城固縣103歲的徐爺爺家中,護理員正為他進行擦浴。這位選擇“居家自主+上門護理”組合的老人每月既能獲得6次定點機構的上門照護,還能收獲基金支付給他的480元補助,用於支持家人對他的照護。“該模式佔比達待遇人群的55%”,中國人壽工作人員介紹道,“既保留了家庭溫情,又注入專業力量。”
漢中目前的五維照護矩陣覆蓋居家自主、上門服務、機構護理等多種場景。其中,“居家自主與上門護理相結合”模式在依托失能人員的家人、親屬自主照料基礎上,還能定期享受到護理機構上門專業護理。這種“基礎+可選”的彈性設計是漢中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對標試點城市經驗採納,既實現了失能人員能夠享受到標准化的生活照護,又解決了家人在照護親人和個人收入難以兼顧的難題,同時緩解了失能家庭的經濟壓力和照護負擔,得到了失能家庭的高度認可。
多元服務:“服務包”溫暖千家萬戶
長護險制度的核心要義是服務。為進一步豐富服務項目與標准,漢中市醫保管理部門制定了《漢中市長期護理保險護理服務項目及標准》,明確3大類40項護理服務項目,包括身體護理、生活護理、醫療護理等,所有重度失能者能從中選擇7個子項組合“服務包”享受照護﹔根據失能等級和護理方式不同,制定了從450到1620元的15個差別化的支付標准。同時,符合條件的重度失能人員還可單獨或同時獲得護理用品、助浴護理、輔具租賃服務等3個特色服務項目,滿足了不同失能人員的多樣化需求,提高了服務的精准性和針對性。
資源帶動:激活銀發經濟乘數效應
長護險不僅解了失能家庭之困,更成為激活漢中康養產業的強力引擎。作為漢中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實施“四個在漢中”發展戰略的重要落地措施,長護險的杠杆效應遠超預期:試點四年來,漢中催生37家定點機構,這不僅僅是數字的增長,更是產業能級的躍升——從單一的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到專業上門護理機構,並延伸出輔具租賃機構 和護理耗材配送機構,一條覆蓋“醫、養、護、械”的完整產業鏈條初具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37家定點機構中還包含7家以長護險實施為契機參與進來的國內大型康養機構,其帶動的社會資金投入、500個新增崗位,以及全市醫養結合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為打造區域康養高地提供了關鍵支撐。
經過這些年的探索,漢中的長護險試點經驗獲得了國家醫保局、陝西省人民政府的認可與支持。其獨特價值在於以區域稟賦為基座,將制度創新轉化為切實的民生溫度。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建立政府、市場和家庭責任共擔的可持續機制,推動長護險業務健康發展,更好地惠及更多失能家庭,讓失能者更有尊嚴,讓服務者更有力量。”中國人壽陝西省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及行業“頭雁”,中國人壽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全力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持續深化長護險工作實踐,積極助力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已在全國承辦長護險項目70余個,覆蓋人群超3800萬人,並在多地協助政府探索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典型服務做法,為長護險制度的長期發展提供“國壽樣本”。未來,該公司將繼續在政策執行上落細落實,推動長護險制度試點走穩走實,以專業服務點亮銀發夢想,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歲月的長河中,從容體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