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億元 央行9月5日開展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日前發布消息表示,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2025年9月5日,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10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3個月(91天)。
據介紹,9月共有160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到期,分別為10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3000億元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3000億元1年期MLF到期。央行9月5日開展10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相當於9月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等量續作。
記者了解到,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豐富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央行在2024年10月啟用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所謂逆回購,簡單來說就是央行主動借出資金,通過從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証券來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不是直接向金融機構“給錢”,而往往通過“借錢”來實現。央行會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証券,並約定一個期限,讓一級交易商再把有價証券買回去。
相較於逆回購操作,買斷式逆回購“買斷”了有價証券再行回購或另行賣出的權利。回購標的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此外,買斷式逆回購可減少利率招標中的“搭便車”行為。此前,在利率招標過程中,一些機構不積極參與投標,而是等待其他機構報出利率后,選擇接受較低的利率,從而節省自身成本。這種類似“搭便車”的行為,容易導致市場上的投標競爭不足,無法真實反映資金的需求程度。而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這意味著,機構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利率投標,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中標,機構的中標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標利率。
就央行此次開展10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而言,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記者,9月政府債券繼續處於發行高峰期,當月商業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量達3.5萬億,為年內次高水平。著眼於應對流動性收緊態勢,央行9月會延續此前3個月的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作模式,並將綜合運用MLF和買斷式逆回購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這一方面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助力政府債券發行,同時也將釋放數量型政策工具持續加力信號,顯示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
央行此前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其中包括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持續強化利率政策的執行和監督,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