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臨港何以吸引全球保單?
2025年09月10日16:35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在上海臨港新片區,一艘“數據巨艦”正吸引全球保險機構的目光。這就是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今年1-8月,這裡已完成了近千億元保費登記業務。
“活力中國調研行”記者組實地探訪,揭秘這座“再保險交易所”的獨特魅力。
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外景。受訪者供圖
走進這座位於滴水湖北岸的玻璃幕牆大樓,現代化的交易場景令人眼前一亮。一樓交易大廳頂部,電子大屏實時滾動全球交易數據﹔二樓交易席位上,“紅馬甲”交易員們正忙碌操作。當某機構有分保需求時,交易員會點亮席位上的燈,吸引有意承接風險的機構前來洽談。
這種類似証券交易所的交易機制,正是登記交易中心的創新之舉。
“再保險如同全球保險市場的‘風險調節器’,讓保險公司敢於承接更大規模的保單,同時確保風險不會過度集中。”中心總經理助理常明介紹道。由於再保險條款多為非標准化,線下洽談不可或缺。為此,中心打造了高效、透明的實體交易市場,配備了全球網絡會議室、隔音電話間等設施,讓全球110多家保險機構代表能面對面磋商。
創新的交易制度是吸引全球機構的關鍵。常明表示:“我們大幅降低了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讓中外合作更高效。”
目前,已有118家機構入駐,包括28家境外機構,覆蓋英國、美國、巴巴多斯等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6家境外機構已設立交易席位,實現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互動。
(責編:楊曦、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