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 假日消費市場熱潮涌動


點擊播報本文,約
今年中秋節與國慶節假期相連,形成連續8天的“超長黃金周”,為假日消費提供了良好契機。
9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繼續優化,育兒補貼、免費學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將有助於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中秋和國慶假日即將到來,將進一步帶動假日消費,消費有望繼續擴容提質。
近期,各地積極響應“文旅消費季”政策,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例如,廣東省自9月12日至11月20日開展“金秋文旅消費季”惠民補貼活動,預計發放總額2000萬元的文旅消費券,覆蓋餐飲、住宿、景區等多個場景﹔福州市於9月10日啟動“有福之州 全民惠游”2025文旅消費季國慶文旅消費券發放活動,疊加數字人民幣滿減優惠﹔北京市計劃在9月份至10月份發放總規模300萬元的主題消費券,涵蓋住宿和餐飲業態,並組織“票根”主題活動,進一步整合消費資源。
出行需求方面,9月15日,鐵路12306開始發售假期運輸車票。據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介紹,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合並放假8天,預計旅游、探親、學生客流等出行需求交織疊加,鐵路客流呈現總量大、首尾時段高度集中和“首尾長途多、中間中短途多”的特點,部分區間和時段客流高度集中。
“作為年度消費的重要節點,‘十一’黃金周將推動消費市場進入旺季。政策協同發力,不僅豐富了節日供給,也為消費端營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氛圍,對旅游、餐飲、零售等相關行業將產生積極影響。”旅游酒店行業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向《証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今年國慶期間,預計消費市場會呈現穩中有進態勢,消費結構更趨多元。在結構性特點上,服務消費會成為增長主力。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等體驗型消費佔比會持續提升,這背后是居民消費觀念從物質滿足向精神享受的轉變。”
東興証券研報顯示,多地消費券陸續發放,有望對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國內消費形成提振,給下半年居民消費整體注入活力。看好今年下半年消費板塊整體需求恢復,特別是餐飲產業鏈的整體復蘇,會隨著旅游經濟、體育經濟等領域的增長同步增長。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文旅消費季”及相關政策通過精准定位不同消費群體、匹配多元消費場景,有效降低了消費門檻,假期消費有望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