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董俊峰出席第十四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


點擊播報本文,約
9月16日,第十四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辦,以“共建支付互聯生態 共享數字金融未來”為主題。中國銀聯黨委書記董俊峰應邀出席,並發表《互信互聯 共筑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主題演講。
董俊峰在演講中表示,支付因連接而生,因協同而進,互聯互通始終是貫穿行業演進的主線。近年來,在人民銀行正確領導下,在支付清算協會協調推動和產業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支付互聯取得很大成就。進一步推動互信互聯,有助於我國支付產業在新發展階段下,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提升”、從“局部創新”轉向“全局最優”、從“服務境內”轉向“聯接全球”。
董俊峰指出,一個理想的互聯生態,應打破機構邊界,實現各方共識、共建、共享、共榮。一是“和合共生”的共贏願景,商業銀行、支付機構、中小金融機構等產業各方,在互聯生態中各司其職、各歸其位、各得其利,充分承認並回報各方在價值鏈中的獨特貢獻,不以傾軋任何一方的利益為前提。二是“百花齊放”的競合願景,基於監管部門制定的統一規則標准,鼓勵產業各方將市場競爭焦點,從“內卷式低價競爭”轉向“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三是“海納百川”的開放願景,通過開放共享,打破“小院高牆”,各類機構能夠以更低成本接入網絡,觸達更廣泛用戶,獲得發展機會,整個支付網絡的生命力因此提升,最終實現“帕累托最優”。四是“行穩致遠”的安全願景,安全與合規是不可動搖的基石,是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和紅線”,互聯生態應在監管框架內“守正”而行。
董俊峰表示,中國銀聯正與產業各方一道,探索共筑支付產業高質量互信互聯新生態。一是共建“新四方模式”,明確各方角色定位和職責,重塑公平、透明、可持續的價值分配與分潤機制,實現勞有所得、多勞多得。二是各方“抱團出海”,聚焦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將我國支付產品和品牌、技術標准、合作模式、生態理念推向全球。三是推動構建“雲-管-端”體系,探索產業資源匯聚、連接和分發新模式,實現產業資源協同共享、供需精准匹配。
互信互聯,共創價值。未來,中國銀聯願與產業各方一道,以更開放的心態、更務實的行動,共建充滿活力、優勢互補、共生共榮的支付生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