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反饋問題改進、抽成公開討論 滴滴開放日聚焦這些核心問題


點擊播報本文,約
9月12日,由滴滴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發起的滴滴開放日——“司機體驗監督員評審會”第三期活動在北京舉辦。司機、媒體、專家學者等60多位各界代表聚焦“司機反饋問題改進匯報”、“抽成問題意見征集”圍桌討論,共同參與平台規則的討論與完善。
這是滴滴在2025年第三次舉辦開放日司機評審會。對於社會各界和司機師傅們都普遍關心的抽成議題,參會嘉賓也就自身的實際感受與實測情況進行了分享。來自西安的滴滴司機孫師傅、深圳的滴滴司機張師傅分別展示了各自8月的賬單,其中顯示的抽成比例分別為6.9%和18%。
西安的滴滴司機孫師傅分享抽成賬單
滴滴相關工作人員也向司機師傅開誠布公地答疑回應,就抽成的計算、影響抽成有高有低的背后供需邏輯、以及抽成的用途等話題進行分享。作為雙邊交易平台,平台通過司機和乘客分別獨立計費,在基礎計費之外,發放司機獎勵、乘客優惠,從而更好地適配供需規律變化,滿足乘客和司機的用戶價值,促成更多訂單。在叫車熱區,平台多發司機獎勵,鼓勵司機接單,在需求冷區,多發乘客優惠,拉動更多訂單。補貼影響了最終乘客支付金額和司機到手收入,也就影響了計算出的抽成高低。
2024年,滴滴所有訂單平均抽成為14%。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抽成不等於利潤,平台抽成中的大部分資金通過補貼反饋司乘,還用於包含了平台系統維護、支付與結算安全、客服、保險與理賠、合規與稅費等各項費用,因此,抽成並非單純進入平台利潤,而是用於維系整個服務生態。
司機、媒體、專家代表也分別提出了眾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如加強賬單可視化展示,讓賬單更簡約簡潔﹔如遇到負抽成、不抽成的訂單時,平台可進行語音播報加深司機感知﹔如在賬單中自動幫助司機計算並展示上月司機總收入金額和對應的乘客實際支付的總金額﹔如在司機收入上,期待平台能落實好降抽成,讓司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收益等等。
參會媒體和專家從市場供需角度,各方在討論中形成共識,平台和司機應該共同提供更好的、更精細化的服務,從而拓展市場需求增長,才能創造更多訂單和更好收入,推動網約車生態的多方共贏和可持續發展。
滴滴開放日的活動,展現出平台不斷精細化的工作模式。以開放傾聽的態度與機制,讓細微問題得到關注,既增進多元身份對爭議話題的理解與共情,也能凝聚集體智慧探尋兼顧多方訴求的解決方案,為推動出行生態向更良性、和諧的方向發展提供了一種嘗試。
滴滴網約車CTO曹樂也表示,“我們希望將滴滴開放日評審會一直舉辦下去,不斷幫助司機解決問題。開放、傾聽、進步是我們的初心,也懇請大家持續監督、批評、幫助我們改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