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現23連升

榜單見証中國大企業發展態勢向好(經濟聚焦)

本報記者 劉志強
2025年09月17日06: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數據來源: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核心閱讀

  “十四五”以來,中國企業500強穩中求進邁出新步伐,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在推進產業升級、提升創新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挑戰,中國大企業要看到機遇和優勢,積極擔當作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9月15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5中國企業500強”(以下簡稱“企業500強”)榜單。從這份榜單看,入圍門檻實現23連升,達479.60億元,較上年提高5.79億元,中國大企業總體呈現規模總量保持增長、經濟效益繼續改善、創新活力更加充沛的態勢。

  發展邁出新步伐,動能又有新提升

  “中國大企業積極應對復雜環境帶來的挑戰,穩中求進邁出新步伐,發展動能又有新提升,在推進產業升級、提升創新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發揮著骨干和引領作用。”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介紹。

  發展態勢向好向優。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110.15萬億元,較上年有所增加﹔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4.7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4.39%﹔千億規模企業從2020年的222家增加至2024年的267家,增加45家﹔15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萬億元門檻。

  加快對外開放步伐。“2025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入圍門檻為221.73億元,較上年提高23.33億元,提高了11.76%﹔擁有海外資產總額11.96萬億元﹔平均跨國指數為15.56%,較上年提高0.21個百分點。

  領跑動能更加強勁。“2025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的入圍門檻為459.21億元,較上年提高64.07億元﹔實現戰略性新興業務收入14.3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1.88%﹔資產總額達到22.4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20.29%。戰略性新興業務收入佔比、利潤佔比分別達到40.23%、40.58%,分別提高2.99個百分點、0.43個百分點。

  求新提質穩中前行。企業500強共投入研發費用1.73萬億元﹔研發強度創下1.95%的新高,連續8年提升。“2025中國大企業創新100強”平均研發強度由5.27%上升為5.61%,增加了0.34個百分點。

  結構持續優化,研發強度創歷史新高

  “十四五”以來,以企業500強為代表的中國大企業,主動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應對挑戰,努力攻堅克難,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整體規模邁上新台階,千億規模企業數量增長。

  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89.83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10.15萬億元,增長22.62%,邁上新台階。資產總額從343.58萬億元增長到460.85萬億元,增長34.13%。

  ——淨利潤穩健增長,人均產出持續改善。

  “十四五”以來,企業500強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增長15.62%。“十四五”時期,企業500強收入利潤率總體上保持在4%以上。人均產出持續改善,2024年企業500強人均營業收入為349.38萬元,較2020年增加29.89%﹔2024年人均淨利潤為14.93萬元,較2020年增加22.48%。此外,資本勞動比持續提升,企業500強的人均資本投入(資產/員工數)為1461.73萬元,較2020年提升42.08%。

  ——結構持續優化,發展的協調性有所增強。

  企業500強中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三大門類企業發展齊頭並進,對營收總額增長的貢獻分別為40.48%、40.29%和19.23%。入圍企業地區分布更均衡,中部地區入圍企業數量持續增加,東部地區入圍企業有所減少。

  ——研發投入力度更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卓著。

  “十四五”以來,企業500強的研發投入較2020年增加了32.30%,平均研發強度提高0.18個百分點,研發強度創下歷史新高。在機器人、電動汽車、太陽能、無人機、高鐵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表現,彰顯了中國企業的創新實力。

  在挑戰中看到機遇和優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雖然我國企業發展已經取得重大成就,一批中國大企業規模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以綜合性標准來衡量,我國企業仍處在跟跑、並跑到部分領跑的進程中。”朱宏任認為,差距主要體現在研發投入強度、部分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不完備等方面。

  中國大企業應當如何作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要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更好發揮作用。朱宏任認為,中國大企業應當加大對基礎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的長期穩定投入,依托我國豐富的應用場景,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要牽頭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型協同創新體系,將自身的規模、資金和人才優勢,真正轉化為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強大動能。同時,通過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等方式持續推進國際化經營,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增強我國產業體系的韌性和影響力。

  要在挑戰中看到機遇和優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企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顯著增加。”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郝玉峰認為,同時更要看到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產業體系完備,宏觀政策連續穩定,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數字技術日趨成熟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斷取得新成效,譜寫出更多中國企業邁向世界一流的嶄新篇章。”

  (張玲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7日 12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