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時代生態環境執法理論方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召開

2025年09月18日08:31 | 來源:中國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新時代生態環境執法理論方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昆明召開

未來五年是美麗中國建設承上啟下、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關鍵時期,生態環境執法面臨新形勢、新挑戰。為了總結梳理生態環境執法理論方法,推動新時代生態環境執法實現更加精准、科學、依法目標,9月5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在昆明舉辦“新時代生態環境執法理論方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會議由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支持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主辦,雲南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協辦。原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主任委員曹立平,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夏祖義,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史慶敏,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袁國林副廳長出席會議並致辭。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周廣飛主持會議。七位專家學者受邀作學術報告。來自部分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會組織、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史慶敏在致辭中系統總結回顧了生態環境執法取得的歷史成績,分析了未來生態環境執法改革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加快推動實現執法能力現代化提出總體要求。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夏祖義在致辭中指出,環境監察研究分會名稱變更為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對分會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分會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平台優勢、專家優勢和資源優勢,努力成為國家生態環境執法和守法研究技術支撐體系的重要力量,推動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共治大格局。

原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主任委員曹立平在致辭中向與會代表支持分會工作表示感謝,分享了關於當前環境執法面臨形勢以及未來環境執法變革方向的思考,指出分會願為各界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共同探討未來環境執法與守法創新方向。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袁國林介紹了雲南省嚴格監管執法與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雲南實踐的情況,並對研討會舉辦表示熱烈歡迎。

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周廣飛代表研討會主辦方,向蒞臨此次學術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他強調,環境監察研究分會名稱變更為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大力支持,名稱變更更加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厘清了“監察研究”和“執法研究”的區別,有利於積極對接國際交流,豐富了分會推進守法研究的內涵,在分會發展中是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下一步,分會要緊密圍繞提升環境執法科技水平和守法意識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的丁霖講師作《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十周年回顧》學術報告。在報告中,她分析了四個配套辦法實施以來採取五類措施的案件佔比、空間分布以及數量變化趨勢等,提出為進一步發揮四個配套辦法的作用,下階段可以在信息公開、數據共享、程序規范、源頭治理等方面加以強化。

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執法研究部負責人柴西龍研究員作《生態環境執法現狀與未來展望》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分享了“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執法成效,分析了當前生態環境執法面臨形勢與問題,並對未來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提出“一個培訓基地、兩個研究中心、一個數據平台”的設想。

環境監察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原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執法監督局局長崔恆武作《當前生態環境執法熱點問題觀察》主旨發言。在發言中,他分析了生態環境執法的十大核心問題,從執法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改革需求等方面對問題的根源進行剖析,強調持續推動執法理念與方式的改革創新是破解難題的重要途徑。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四級高級主辦楊紅軍作《上海市生態環境執法規范涉企檢查實踐》主旨發言。在發言中,他介紹了上海進一步完善涉企檢查工作體系,通過與信息系統深度融合,推動數智賦能在涉企行政檢查中的應用和拓展,持續提升行政檢查信息化、智能化運用水平。

重慶大學法學院胡澤弘助理研究員作《論碳排放權交易監管的系統性法律規制》主旨發言。在發言中,他指出完善的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包括清晰明確的監管體制、全程覆蓋的監管制度、協同有效的監督合力等,要通過強化司法保障、行政監管和公眾參與等三個方面建立系統性監管規制。

佛山市環保產業協會會長余陽作《工業互聯網背景下的環境管理設想》主旨發言。在發言中,他分析了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可信數據的基石”與“協同互通的橋梁”,有助於解決環保管理的數據可信、跨域數據獲取和協同低效等痛點難點。

北京萬維盈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周偉作《基於AI+環境大數據的非現場監管執法技術與應用》主旨發言。在發言中,他從非現場監管技術體系、污染源智能識別模型算法及實例、非現場監管應用場景以及典型應用案例等方面對非現場監管技術體系進行了全方位分析講解。

學術發言結束后,會議還聚焦生態環境執法機制創新,生態環境執法新領域、新技術,環境守法體系建設等,開展了熱烈的交流討論。參會代表紛紛表示,本次研討會發言內容豐富、見解深刻,對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執法與守法能力體系建設具有很強的啟發性。今后,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執法與守法研究分會將進一步加強環境執法技術研究,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科技化水平,積極投身國家環境守法行動,搭建執法者與守法者之間的溝通橋梁,加快形成自主守法氛圍。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