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青春華章︱筑牢“硬屏障” 台風“樺加沙”來襲前后的水利答卷

人民網 歐陽易佳
2025年10月01日14:43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台風最大風力17級以上,7個市出現特大暴雨,珠江口外海出現10米以上狂濤,30個潮位站出現超警戒潮位且有4個超歷史實測最高值,11條河流14個站點發生超警戒洪水……一系列數字,記錄下一場場與自然災害的“交鋒”。

夏秋時節,台風多發。9月以來,台風“塔巴”“米娜”“樺加沙”連續在我國廣東省登陸。強風、暴雨、浪潮“三碰頭”,降雨落區與前期暴雨洪水發生區域高度重合,如何守住江河安瀾與民眾安全,檢驗著我國防汛減災體系的效能。

科學決策 下好防汛“先手棋”

9月23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主持專題會商,視頻連線水利部長江、淮河、珠江水利委員會和太湖流域管理局,分析研判第18號台風“樺加沙”發展態勢,進一步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李國英強調,要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目標,抓細抓實台風暴雨洪水防御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項機制”,全力打好台風“樺加沙”暴雨洪水防御硬仗。

加強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工作、突出抓好山洪災害防御、強化中小河流洪水防御、確保水庫安全度汛……水利部緊盯防汛防台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強化各項防御措施。

爭分奪秒以“迅”戰“汛”。在統一指揮下,一套覆蓋中央、流域與地方的立體化防控體系高效運轉。水利部滾動會商,派出工作組赴一線﹔珠江水利委員會運用“四預”平台,對上百條中小河流風險進行靶向預警﹔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地則依據預案,或預泄水庫騰容,或加固海堤,或轉移群眾,各項措施精准落地。水利部門枕戈待旦、嚴陣以待,為抗擊年度“風王”、護佑人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廣東省水利廳防汛值班室在討論台風發展登陸路徑。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水利廳防汛值班室在討論台風發展登陸路徑。受訪者供圖

工程調度 筑牢防災“安全網”

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洪的“王牌”。防御工作的成效,取決於如何科學運用這張“王牌”。

在“樺加沙”登陸前48小時的寶貴窗口期,一場無聲的“騰挪”已在南粵的水庫江河間展開。廣東省水利廳調度全省232宗大中型水庫預泄騰庫。江門潭江、陽江漠陽江、茂名袂花江等沿線梯級電站預泄預排,降低河道水位1∼2米。為即將到來的滔天洪水,預留了寶貴的緩沖空間。

登陸前夜,風暴潮成為最大威脅。在粵西沿海,巡堤人手中的燈光在狂風中搖曳。通過對排查出的16宗有漫堤風險的海堤,堆疊沙袋、加裝防水擋板。與此同時,一套風暴潮風險“一張圖”被緊急制作並發送至各市指揮者手中,將抽象的風險化為可視的防線。

隨著台風“樺加沙”登陸,防御進入最核心的調度階段。

244宗大中型水庫化身“巨碗”,攔蓄洪水6.5億立方米。在納雨能力較強的淡水河流域,清林徑、鬆子坑、雞心石等水庫全力攔洪,有效減輕下游壓力。

實時跟蹤強降雨落區,滾動分析水工程調度運行情況。特別是淡水河流域納雨能力較強的清林徑、鬆子坑、雞心石等水庫全力攔洪,有效減輕下游壓力。

在江門,水利技術人員通過聯調聯控,有效化解潭江洪水和西江風暴潮雙重威脅。綜合調度潭江上游6座攔河水閘運用“先泄后攔、錯峰調蓄”,將洪峰水位從預測的2.9米降至2.55米。在江門新會區,水利技術人員緊急處置尚未具備啟閉條件的上沙河、黃魚滘水閘等,以“硬屏障”擋住了外江倒灌的暴潮,閘門內外水位差最高達2米——一扇門,隔開了兩個世界。

風雨同行 堅守中的“逆行者”

廣東省水利廳應急通信隊深入陽江市防台風第一線,全力做好水利應急通信保障工作。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水利廳應急通信隊深入陽江市防台風第一線,全力做好水利應急通信保障工作。受訪者供圖

在狂風暴雨中,保障體系的另一支柱——堅守中的“逆行者”的力量,同樣至關重要。

在風雨最大的地方,總有“逆行者”的身影:廣東陽江四圍泵站柯紹慶等人成功處置泵站關鍵設備險情后,在歸途中被狂風掀倒而受傷﹔廣東深圳寶安排水公司燕羅分公司水閘員工劉誠、鄒志豪堅守一線崗位,在巡查時成功救助了一名落水女子……

精銳盡出,技術力量直達一線。 廣東省水利廳動員省級水利搶險隊78支共2183人做好准備,針對重點防御區域增派143名精銳力量。5個專家組60余名專家、7個工作組30名技術骨干火速奔赴雲浮、江門、陽江、茂名、湛江等防御前沿,現場指導水工程調度和應急搶險,據統計,廣東省水利系統累計派出1.1萬個工作組共3.6萬人(次),為一線防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廣東省水利廳調派防汛搶險物資。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水利廳調派防汛搶險物資。受訪者供圖

物資前置,保障體系高效運轉。 防汛物資保障是搶險救災的基礎。自9月22日起,廣東省水利廳先后調撥1500余萬元搶險物料、搶險機具、救生器材等防汛物資,精准前置到沿海重點地市。針對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積澇,緊急增派6台套大排量排水單元馳援茂名、湛江、陽江三地。粵西及沿海各市縣同步預置本級防汛物資約9000萬元,構建起充足的物資保障體系。

還有一道由一群通訊尖兵默默筑牢的看不見的屏障:在漠陽江邊,廣東省水利廳應急通信大隊頂著10級陣風持續作業,調試修復故障視頻監控設備,依托衛星通信設備、無人機等,將台風登陸點海陵島的視頻畫面實時傳回,為防汛防御決策部署提供重要支撐。

如今,風雨漸歇,江河復歸於平靜。病床上的柯紹慶說,他唯一的遺憾是“不能參與救災復產”,在台風退去留下一份關於科學、責任與擔當的答卷。

(責編:王連香、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