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我國首部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標准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腦機接口產業明確路線圖

賴奇春
2025年10月05日09:56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腦機接口產業明確路線圖

國家藥監局日前批准發布《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 術語》行業標准,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標准。此前,工信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伴隨各項政策的出台,腦機接口產業發展日趨標准化、體系化。

腦機接口通過在腦與機器之間建立信息通道,實現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的協同交互,是一項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融合發展的前沿技術。近年來,隨著創新成果持續涌現,腦機接口產業加速壯大。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為32.0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61.4億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認為,《意見》的出台是中國在腦機接口領域從“跟跑”到“並跑”乃至“領跑”的關鍵一步,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國家安全能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戰略支撐。

《意見》明確了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打造高性能產品、推動技術成果應用、壯大創新主體、提升產業支撐能力、保障措施等六大重點任務,並細化為17項具體舉措,形成了完整且系統的產業發展推進體系。專家表示,這將促進腦機接口產業生態完善,提升國際競爭實力,同時推動多領域應用落地,有益增進民生福祉。

“現階段,腦機接口主要應用於醫療健康、工業制造、生活消費等領域。”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技術總監余雲濤介紹,“隨著與人工智能、生物數字、增強現實等新興領域的交叉融合與創新應用,腦機接口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醫療健康領域是腦機接口的主要應用方向。”敖立告訴記者。在醫療領域,腦機接口可用於癲癇、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症等神經相關疾病的診治和康復﹔在工業制造領域,可實現對工業機器人更精准的控制,提高危險品、核能、礦山、電力等重點行業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在生活消費領域,腦控家電、腦控計算機等產品的不斷開發,將有效提升生活便利性和智能化體驗。

我國已涌現出一批專注於腦機接口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創新型企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一些產品已相對成熟,走向應用,已有多家國內企業取得腦機接口運動康復設備的醫療器械注冊証,用於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取得較好療效。

當前,全球腦機接口產業發展仍面臨技術、產業生態和倫理等挑戰。敖立介紹,從技術來看,腦信號精准度和採集穩定性、神經解碼算法、植入式電極的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從產業生態來看,目前產業發展仍處於初期,各產業鏈環節整體不強﹔從倫理與安全來看,隱私問題帶來的倫理爭議,以及數據的合規管理與應用仍需重視。

為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進一步發展,敖立建議,一方面,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應加大對腦機接口技術研發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關鍵核心技術如腦信號傳感元件、腦機芯片等方面,鼓勵開展跨學科聯合攻關項目﹔另一方面,應加強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鼓勵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此外,還應積極探索教育、娛樂等新的應用場景,挖掘市場需求,推動產品創新和迭代。

標准對於產業發展十分重要,強化標准引領,將有效提升腦機接口產業支撐能力。“《意見》提出,建立腦機接口技術標准體系,布局標准化發展路線圖。”余雲濤認為,各部門應依職責組織制定技術標准、產品標准、服務標准、測試標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加快重點標准研制,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大力推動我國標准“走出去”。

“要強化部門協同,統籌推進技術攻關、產業發展、行業應用、安全治理等工作﹔深化央地協作,優化產業布局,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通過推動布局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強化產學研協同攻關能力﹔同時,引導產業基金、社會資本加大投入,為重點產品提供注冊指導支持,用好首台(套)、首批次保險補償等政策,加快產業化落地。”余雲濤建議。

(責編:羅知之、申佳平)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