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一帶一路”——凝結中國智慧的國際公共產品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開創性地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共建‘一帶一路’既發展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的世界中,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愈發凸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吳紅亮做客人民日報“高質量發展故事匯”欄目時表示,共建“一帶一路”順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影響最深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
“共建‘一帶一路’以經濟走廊和國際通道建設為重點,以項目合作為載體,基本形成陸海天網一體化互聯互通格局。”吳紅亮舉例,中歐班列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跑出了合作“加速度”。
“中歐班列如同一張‘物流互聯網’,讓亞歐貿易變得更加便捷。”西安鐵達康特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魯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蘇魯來自哈薩克斯坦,2021年,她選擇將自己的事業扎根於西安——中歐班列重要的樞紐城市。“我們是一家專注於亞歐跨境集裝箱物流的國際公司。中歐班列車次增多、開行穩定,以僅用空運四分之一的成本、比海運快三分之二的時效重塑了亞歐貿易的物流邏輯。中歐班列是我業務發展的關鍵助力。”
“現在每80分鐘就有一趟中歐班列到達或者出發,比去年縮短了20分鐘。我們的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一直穩居全國第一。”國鐵西安局貨運部多式聯運科副科長齊超說。
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多國發展戰略深度對接,建立起多層次、多平台、多主體的溝通渠道。
吳紅亮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持續健全文化、旅游、教育等領域合作平台,支持民間交往,形成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交流格局。同時,新領域合作穩步推進。我國與合作伙伴順應全球發展新趨勢,積極構建綠色、創新等領域多雙邊合作新平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凝結了可貴的中國智慧。
在吳紅亮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和平性、突出開放性、踐行平等性、強調互利性,凝結了可貴的中國智慧。“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
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2024年,由南非政府招標、中國電建承建的綠洲項目群儲能項目簽約。項目建成后,儲能規模達1000兆瓦時,可滿足10萬戶居民一天的用電需求。
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貿易金融部總經理沈華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資企業要參與南非這類能源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一次,情況有了轉變。
“中國電建被選為承包方,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銀行提供的堅實金融保障。”沈華表示,中國銀行作為信用擔保方,向業主方開具符合南非市場慣例的保函,擔保中國電建的履約。此舉不僅幫助企業突破准入門檻,確保承建方能順利獲取預付款、推進項目建設,又幫助業主規避風險,同時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國際項目中的專業形象。
每一筆資金,都是中南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的“助推器”和“潤滑劑”,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南非“經濟重建和復蘇計劃”的對接添磚加瓦。“這一項目將為‘彩虹之國’點亮萬家燈火。”沈華說。
——共建“一帶一路”既發展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
十余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共建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全球經濟增添了新活力,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也為人類社會進步匯聚了文明力量。吳紅亮表示,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的世界中,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愈發凸顯。
小小菌草,成為跨越國界的“幸福草”“致富草”﹔“光明行”義診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岡比亞農民穆薩跨越1.2萬公裡,手捧產自非洲的雜交水稻,敬獻到袁隆平院士墓前……一批批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接地氣、聚人心。
泰國魯班工坊由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和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於2016年合作設立,是中國境外第一家魯班工坊。至今,已為泰國培養超過2000名技術技能人才,並支持超過460名泰國學生來華學習。
任教於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的泰國教師黃可瑩介紹,從魯班工坊畢業的留學生,既掌握先進的技術技能,又會中文,在就業市場很“吃香”,許多人選擇去泰國中資企業就業。他們的薪酬普遍高於當地高職畢業生的平均水平。“這直接改善了學生及其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增進民生福祉的體現。”黃可瑩說。
展望未來,我們要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為指引,全面提升務實合作質效,深化機制化體系化建設,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吳紅亮表示,從基礎設施的“物理聯通”到規則標准的“制度共鳴”,再到民心深處的“情感共振”,中國將繼續在融入世界發展的同時壯大自身,以自身發展推動世界進步。中國願攜手各方,始終站在歷史正確與人類進步一邊,讓“一帶一路”成為造福世界的幸福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