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量續做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


點擊播報本文,約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了11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3個月(91天)。由於本月有8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這也就意味著10月份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淨投放3000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通過買斷式逆回購向銀行體系注入中期流動性,有助於保持資金面處於較為穩定的充裕狀態。這在助力政府債券發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也將釋放數量型政策工具持續加力信號,顯示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
展望10月份資金面,天風証券研報分析,資金面整體或有望延續“先鬆后緊”的季節性表現。10月上旬,支撐主要在於季初財政支出、節假日現金回流以及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的累積效應,資金利率有望延續平穩運行。10月中旬起,擾動開始積聚,央行積極呵護下,壓力或整體可控,但資金利率波動或加大。央行流動性操作的節奏與力度,特別是對中長期貨幣政策工具的續做與投放,或成為平衡資金供求的關鍵因素。
Wind資訊數據顯示,10月份還將有5000億元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以及7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回顧央行近期的操作,7月份至9月份,MLF、買斷式逆回購單月合計淨投放分別為3000億元、6000億元、6000億元。
中信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預計,參考三季度以來央行對於流動性寬鬆的支持力度,以及配合后續財政發力的必要性,預計10月份央行MLF以及買斷式逆回購等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將延續,資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利差或保持穩定。
王青預計,央行本月將對到期的MLF進行等量或小幅加量續做。總體上看,未來一段時間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