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異地小城游”熱度高 “分段式”出行成趨勢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夏曉倫)“提前6天拼假出發,不僅機票比假期高峰便宜近四成,景區裡不用人擠人,還能跟著當地漁民體驗撒網捕魚,這趟‘錯峰游’既省錢又走心。”武漢張先生的出行體驗,體現了雙節期間眾多游客理性出行、追求品質的新趨勢。
隨著雙節假期正式收官,全國文旅市場交出了亮眼答卷。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中秋假日8天,全國國內出游8.88億人次,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23億人次﹔國內出游總花費8090.06億元,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081.89億元。
多個平台發布的數據也印証了上述趨勢。攜程發布的報告顯示,國內長途游訂單佔比較去年提升3個百分點,出境長線游同樣熱度高漲,多個歐洲目的地訂單實現翻倍增長。
從熱門景區到小眾秘境,從觀光打卡到沉浸體驗,游客的腳步越走越遠,旅行的內涵也愈發豐富。攜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背后是游客對旅行意義的理解不斷深化,“為情緒買單、為體驗付費”的價值認同,正讓消費選擇更具個性與溫度。
“分段式”錯峰出行成為今年假期的顯著特征,也讓旅游體驗與出行成本實現了“雙向優化”。攜程數據顯示:9月25—30日期間,國內多地酒店花費可省20%﹔而10月3—4日,國內機票單程均價較前兩日便宜超30%﹔如果選擇在節后出發,預計更能體驗到性價比高、氛圍悠閑的旅程。比如10月9—10日,上海-重慶、西安-呼和浩特等多條航線較假期降價超五成。
專家表示,這種理性選擇,既讓游客避開了人潮擁擠,享受到更悠閑的旅程,也有效疏解了旅游行業在高峰期的承載壓力,推動資源配置更趨合理,切實緩解了群眾出游的痛點。
交通出行數據同樣印証著假期的消費熱度。T3出行數據顯示,長假期間用戶前往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交通樞紐的出行需求,較去年同期上漲近90%。其中,岳陽、遂寧、莆田、郴州、湖州、烏魯木齊、臨沂、長治、瀘州、秦皇島成為交通樞紐出行需求同比增幅前十的城市。
“就數據來看,前往這些城市交通樞紐的用戶注冊地大多為這些城市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可見,不少用戶選擇異地鄰近的小城市出游或是今年長假的一個特點。”T3出行相關負責人說。
專家表示,從各地文旅部門出台的刺激消費政策,到“休3湊12” 等拼假模式的出現,再到游客“錯峰游”“深度游”的理性選擇,供需兩端的良性互動,正推動旅游業從“流量”向“質量”轉型。(實習生葉恆希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