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廣交會看中國外貿韌性

馮其予
2025年10月21日08:59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從廣交會看中國外貿韌性

  當第138屆廣交會以展覽面積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6萬個、參展企業超3.2萬家的規模刷新歷史紀錄時,當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匯聚琶洲展館時,中國外貿已向世界傳遞出超越數字的強烈信號。結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的“成績單”,廣交會這一“中國第一展”的盛況,不僅是中國經濟韌性的微觀縮影,更是觀察中國外貿在全球風雲變幻中保持強勁韌性的窗口。

  從廣交會參展主體結構性變化,可以看到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正在結出累累碩果。本屆廣交會擁有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稱號的優質企業首次突破1萬家,佔出口展企業總數的34%。這上萬家優質企業構成參展陣容的中堅力量,意味著中國外貿的動能引擎正從“數量增長”轉向“質量突圍”。它們攜超過100萬件新產品、近110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亮相,其中智能產品超35萬件,綠色低碳產品超108萬件。這些數據絕非簡單的品類堆砌,而是中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躍升的直觀印証。

  從可進行精細操作的手術機器人到適應多樣化場景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展品的技術含量與創新度,生動詮釋了“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與“中國創造”的系統性升級。這種內在的結構優化,與前三季度高技術產品出口的亮眼表現形成了深層次的呼應,表明新質生產力正成為穩定外貿大盤、提升抗風險能力的核心支撐。

  廣交會現場,來自巴西的大型採購團、歐盟頭部企業的積極參會,都表明中國供應鏈的穩定性、產品的創新性和合作的誠意,對全球客商構成了強大且持續的吸引力。本屆廣交會新增18家全球合作伙伴,總數達227家,覆蓋110個國家和地區,“朋友圈”持續擴容。其中,預注冊境外採購商中,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客商增長明顯。這一微觀層面的熱度,精准映射了宏觀層面的趨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17.37萬億元,增長6.2%,佔外貿總值的51.7%。這種市場多元化格局的成功構建,有效應對了外部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使中國外貿在全球經濟格局波動中獲得了更大的戰略縱深和回旋余地。

  同時,從一個側面也展現出中國通過制度型開放和精准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本屆廣交會繼續為參展企業減免50%展位費,並對所有企業免費提供線上引流等服務,首次受惠企業超5000家。廣州作為東道主,推出“無憂抵達、極速通關”體驗,在廣州地鐵首次開通境外銀行卡直接過閘,設立展館內離境退稅專區。這些舉措看似是服務細節,實則是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縮影。它們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跨境貿易的摩擦系數,從而激發了像廣交會這樣的大型平台作為貿易“催化劑”和“穩定器”的功能。當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時,這種以我為主的確定性措施,為全球貿易注入了寶貴的穩定性。

  當前,全球范圍內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等風險依然存在。但廣交會的萬商雲集和前三個季度中國進出口增速逐季走高的態勢表明,中國外貿的韌性並非僅是規模優勢,而是源於持續的創新勇氣、靈活的市場策略和堅定的開放決心。從“世界工廠”到“創新策源地”,中國外貿正在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中不斷進化。透過廣交會這個窗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加開放、更具創新活力、也更懂得與全球伙伴共享發展機遇的中國。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