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進入新發展階段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0月16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一家榴蓮加工廠,工作人員准備對分類完成的榴蓮進行初步清理。新華社記者 程一恆攝
當地時間10月28日上午,在馬來西亞舉行第47屆東盟峰會期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正式簽署。在全球經貿秩序因受對等關稅等保護主義影響,面臨巨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不僅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新動能,還有助於提振亞太一體化勢頭,表明雙方支持和維護全球多邊自由貿易的態度。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在原有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基礎上實現了9個領域升級,從理念到內容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東盟自貿區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重視價值鏈貿易
根據2002年簽署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的目標是取消所有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從啟動初期選擇農產品開始降稅的“早期收獲”計劃到2004年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中國與東盟在2010年實現了90%以上產品零關稅,自貿區1.0版全面建成。2013年中國提議對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2015年簽署自貿區升級協議議定書,即中國—東盟自貿區2.0版。升級后一個重要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雙向投資額1500億美元。因此,2.0版內容主要是圍繞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的自由化水平,重點完善原產地規則和貿易便利化措施等方面。
盡管中國—東盟自貿區原協議包含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以及2.0版對二者作出了更高水平的開放承諾,但2.0版仍然以貨物貿易為主。
相較之下,3.0版明確列入供應鏈互聯互通議題,其內容包括共同促進關鍵產品和服務自由流通,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協同應對供應鏈中斷等問題,共同構建安全、穩定、暢通、高效的區域供應鏈體系。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涉及物理或數字基礎設施、海關通關、產品或服務的跨境標准和質量互認、各環節的中小企業,以及消費者和客戶端等,3.0版9個領域中的數字經濟、標准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都不同程度地與供應鏈議題相關。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輔以貿易便利化等軟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其貿易拉動效益和經濟增長收益均將翻番。3.0版順應了國際貿易發展趨勢,拓展了雙方貿易的增長邊界。
引入新興議題
3.0版新增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合作內容。從自貿協定發展角度來看,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超出了傳統貿易協定議題,屬於“下一代”貿易范疇的新興議題。
在數字經濟方面,不僅包括促進中國和東盟數字貿易“無縫”銜接的便利化措施條款,如電子發票、電子支付、電子認証、無紙化貿易和數字基礎設施聯通等,還包括政府對數據管理和數據隱私等現在存在爭議的條款,如線上個人信息的保護、電子交易框架和跨境數據流動等。數字經濟條款還包括在網絡安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目的是幫助企業挖掘新興數字技術方面的機會,以及維護網絡安全,例如,通過打擊網絡詐騙,增強普通民眾線上消費的信心。此外,還增加了鼓勵中小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的條款,通過提高數字經濟的社會參與度來解決“數字鴻溝”問題。
在綠色經濟方面,主要包括環境產品和服務條款,以及8個優先合作的領域,目的是通過形成框架性的協議來推動綠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區域能源轉型等方面的貿易投資合作。在綠色投資、可持續融資和綠色技術方面,雙方同意加強溝通和經驗交流,為全面綠色經濟合作、更高目標的區域綠色增長和更融洽的綠色機制奠定基礎,讓更多的企業和更廣泛的民眾能從綠色經濟中獲得機會和利益。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在數字貿易領域表現亮眼,雙方龐大的互聯網用戶基礎形成了巨大的數字服務需求市場。據統計,2023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為3859億美元。東盟國家正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對數字技術存在大量需求,為具有5G、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參與機會。同時,中國和東盟高度重視氣候變化關系與人類可持續發展,全球發展倡議和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宣言為綠色經濟發展提供巨大機遇。未來,中國和東盟可以加強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領域合作。此外,3.0版的新興議題有助於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和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弱化雙方傳統產業和出口產品上存在的競爭關系,更有利於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健康發展。
提升制度化水平
3.0版還首次將標准和規制的互融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列為單獨的章節,涉及雙方國內規則和制度的協調與設立。
隨著中國與東盟經濟深度融合,日趨復雜的經濟活動對自貿協定的制度化水平有更高要求。3.0版中標准和規制的互融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反映了中國和東盟在提升自貿區制度化水平上的努力。
從內容上看,標准和規制的互融互通不僅促進雙方在標准、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等方面的統一,還重視新規則的構建,如鼓勵雙方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行業的企業參與標准的制定,共同開發合格評定程序等。在競爭和消費者保護方面,不但加強對生產經營者保護和打擊不當競爭,還新制定了保護在線消費者和旅游消費者的規則,以打造公平競爭透明的市場經營環境。
鑒於在經濟全球化新趨勢下建設高水平自貿區的重要意義,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未來中國要“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從互惠式市場開放到規則共建,對我國高水平自貿區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