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5年全國計量工作座談會召開

2025年11月14日08:53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會議現場。人民網記者 孫博洋攝

會議現場。人民網記者 孫博洋攝

人民網衡陽11月14日電 (記者孫博洋)11月11日,2025年全國計量工作座談會在湖南衡陽召開。會議全面總結“十四五”時期以來計量工作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深刻研判計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科學謀劃“十五五”全國計量工作,並對下一步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計量基礎能力不斷提升,國家整體計量水平取得新突破。

據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負責人介紹,五年來,計量領域推進新一代高准確度、高穩定性計量基准研究,基本實現了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的量子化復現。量子、微納尺度、飛秒激光、太赫茲等40多項重大關鍵計量技術取得突破,新建國家計量基准34項,技術升級25項,新建基准自主可控率達到78.6%。

五年來,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准2.3萬項,新研制生命科學、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相關國家標准物質近8000項。由208項計量基准、7.8萬多項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和1.9萬多種標准物質組成的計量基標准體系加快健全,獲國際承認的校准測量能力突破2000項,穩居世界前列。

計量服務能力日益完善,賦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在集成電路、光刻機、稀土材料等領域新增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32家,總計達到69家,共研制各類計量測試設備15.3萬台套,服務企業11.1萬余家。在火電、化工、有色金屬等領域批准建設國家碳計量中心4家、省級碳計量中心28家。圍繞精准醫療、智慧電力等批准建設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中心16家。推動8800多家中小企業結成計量伙伴,有效促進產業鏈融通創新發展。

計量管理體系持續優化,計量監管能力提升取得新進展。持續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修訂,制修訂18件部門規章,出台14件指導性意見,發布652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持續開展電子計價秤、加油機、民用“三表”等專項整治,計量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累計為8000余家企業頒發5萬余張型式批准証書,每年對1.3億台件計量器具實施強制檢定。

計量自身建設穩步提質,計量治理效能取得新提升。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改革不斷深化,在航空、航天、水利等領域新增8家國家專業計量站、19家國家型式評價實驗室、4家國家專項授權機構。在數字計量、人工智能等領域新組建22個全國計量技術委員會,累計達到69個。計量人才隊伍量質齊升,累計4.6萬余人獲得注冊計量師職業資格。

計量國際交流更加活躍,對外開放合作取得新變化。積極參與國際計量事務,牽頭制修訂3項國際計量建議,國際計量比對主導率快速增長至14.6%。簽署一批雙多邊計量合作協議,部署建設3家“一帶一路”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圍繞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推進綠色發展項目。組織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中國家等專題計量研修班。

會議強調,“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計量工作既適逢重大發展機遇,也將迎接更加嚴峻的挑戰。全國計量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緊緊圍繞“講政治、強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工作總思路,緊扣“一個大市場、兩個強國、三個監管、四個安全”工作著力點,做實科學計量、產業計量、民生計量,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筑牢計量根基。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