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筑牢數字經濟“根基” 鴻蒙公開課搭建產教融合新橋梁

2025年11月21日14:19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焦磊)操作系統是數字經濟的“底座”,也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在萬物互聯加速到來的當下,構建安全、先進、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生態,不僅關乎技術創新,更關乎國家信息產業的長遠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激發青年人才的創新活力,實現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是行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正在全國多所高校陸續展開的鴻蒙公開課·總裁校園行,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的生動實踐。該活動以“破界·對話未來”為主題,通過華為各領域總裁的現場分享和鴻蒙全場景體驗,幫助大學生開拓視野、理解技術,搭建起企業與學子之間的溝通橋梁。

據悉,從2015年立項研發到2019年正式發布,再到如今HarmonyOS 6的全面升級,鴻蒙操作系統通過全棧自研的技術架構,逐步構建起了“一個系統、統一生態”的全新格局,為全球移動操作系統提供了新的選擇。

此次鴻蒙公開課·總裁校園行正是基於鴻蒙系統及生態快速發展的產業背景,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活動緊扣“破界”這一核心理念,旨在通過企業與高校的深度聯動,打破技術理論與產業實踐之間的壁壘。

據介紹,作為面向全場景時代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鴻蒙通過獨特的分布式技術,讓設備能夠像積木一樣自由組合。在鴻蒙公開課上,這種抽象的技術架構將不再是停留在課本上的概念。華為各業務線的“掌舵人”陸續走進講堂,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和分享,讓學子進一步了解前沿科技的密碼與產業發展的邏輯。同時,在活動現場設置的鴻蒙全場景互動體驗區,學子們可以上手操作多種搭載HarmonyOS 6的設備,真實感受手機、平板、電腦乃至汽車如何實現無縫協同。從理論到實踐的“破界”演示,幫助高校學子跨越認知的鴻溝並觸碰到產業最前沿的技術脈動,理解“萬物互聯”背后的底層邏輯與實現路徑。

在業內看來,操作系統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生態的競爭﹔而生態的繁榮,根基在於人才。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人才的蓄水池,在鴻蒙未來的生態建設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對此,華為各領域負責人在公開課上不僅分享技術演進的路線圖,更將解析技術背后的商業思考與行業趨勢。通過“行業望遠鏡”式的分享,將晦澀的代碼與算法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創新案例,幫助學生建立起更為宏觀的行業視野,打破校園學習與市場需求之間的信息壁壘,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產業界真正需要什麼樣的技術人才,從而為未來的職業發展繪制出一份清晰的“路線圖”。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活動的背景正值HarmonyOS 6正式發布后不久。作為鴻蒙操作系統的一次重要迭代,HarmonyOS 6在智能、安全、互聯、流暢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升級。特別是其引入的“鴻蒙智能體”架構,通過AI技術與操作系統的深度融合,極大地提升了系統的意圖理解與服務分發能力。技術的持續迭代為應用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也對開發者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搭載HarmonyOS的終端設備數量已突破10億台,鴻蒙注冊開發者規模達到800萬,已上架鴻蒙應用和元服務覆蓋了辦公、社交、娛樂等18個垂直領域。快速豐富完善的鴻蒙生態,為應用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土壤。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鴻蒙生態已進入“指數級擴張”的飛輪加速新階段,依托中國科技企業集體發力,鴻蒙生態已穿越操作系統生態必經的“微笑曲線”最低點。面對如此龐大的產業規模與增長速度,需要更多用戶、開發者和生態伙伴加入。行業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為此,華為持續深化校企合作。自2023年以來,華為校園公開課已在全國450多所高校累計開展超過1100場。此次公開課的全面鋪開,標志著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升級。

在相關專家看來,在國家大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的背景下,鴻蒙生態與高校教育的這場“雙向奔赴”,不僅將為中國自主操作系統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也將為建設數字中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