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戈尔斯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
3月19日下午,人民网记者专访了强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戈尔斯基先生,邀请其介绍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的情况,并就强生公司的创新之道发表见解。【点击观看视频】
访谈要点
-
中国对我们来说在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连接性,移动性,手机使用和互联网连接的开创性枢纽,所以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导者,强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参与其中。至今,强生扎根中国已经有三十五年了,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骄傲。目前,我们专注于制药、医疗器材及诊断、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三大业务领域,多年来,强生中国不仅致力于产品销售,也斥巨资用于研发。举例来说,我们预计将在中国投资近5亿美元用于创新和研究,这对于我们服务于患者和消费者是重大的契机,此外,我们也会将创新成果介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
现在强生的全球销售额约为750亿美元,专注于制药、医疗器材、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三大业务领域。我工作中最享受的一部分是一天中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互动,交流我对多发性骨髓癌的看法,接着下一个小时讨论微创手术,再下一个小时讨论健康和预防方面的新技术。总之,话题将会非常的多样,有趣而且涉及到科学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但实现并发展这一点不仅需要我们自己内部的有机的创新,还需要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想法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富创意的洞见?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合作。我认为,就像我们专注于研发一样,我们也同样专注于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捕捉到最好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想法,并与之合作。
-
我们所有的创新最终都是以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们更长寿,更健康或更幸福的生活来衡量的。有时候会我们有财务方面的考虑,有时候某些方面的因素会比其他因素更重要。我想说的是,对于上海亚太研发中心,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在中国研究人员身上看到的勇气、创造力、对创新的专注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研究人员,强生中国公司的员工身上都能看到这样的特质。事实上我认为与发达市场相比,这里的员工具有更高的志向和紧迫感,更具活力。在中国的员工中有75%是千禧一代,他们使得我们的组织有一种能量和张力。我认为这样的组织更为健康。因此,我认为,我们在中国已经取得的进展令人瞩目,而且我们的影响力已经扩大到亚太地区,甚至全球,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具有了领导地位。
-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带领将近8亿人口进入了中产水平,这在全世界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对全世界的观察可以看到,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人民对医疗健康的渴望就会很快跟着提升。所以我认为第一步是确保人民能够获得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这是关键的一步,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美国、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第二点是确保医疗保健服务的高水平和可持续。建立一个系统,可以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并确保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到位,做好对医生、护士的培训,需要医院和更完整的系统,以确保提供有效的健康服务,还需要适当的医保系统,以保证健康服务系统的可持续性。这些都是重要的元素。
-
令我们非常自豪的是,几年前,我们推出了Sirturo,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性结核病。这是近四十年来的首次突破性成果,这是一个政府与企业合作对抗困难疾病的成功案例。另一个合作案例,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为医生提供微创手术新技术的培训。你知道,手术技术已经有了巨大进步。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由于长期跑步和参加铁人三项运动,我的左腿受到损伤必须进行手术。十年前,这样的手术可能需要住院几个星期,并且我将用拐杖走路几个月。现在因为有了新的技术、更好的产品和正确的护理,我能够在手术的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借助拐杖下地行走,术后24小时即可出院,不到三天我就可以用拐杖步行一英里,手术后六个月即可恢复正常行动,现在我已经完全运动自如。
“抗耐多药肺结核,创新与突破”专题
- “抗击结核,为爱同行”主题公益行动在京举行
“抗击结核,为爱同行”主题公益行动于3月17日在北京强生医疗学术中心举行。活动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举办,旨在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应对结核病。通过促进多方合作提高公众疾病认知、倡导规范治疗、关爱结核病患者。
此次“抗击结核,为爱同行”主题公益行动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结核病防控领域同包括中国政府部门在内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的又一进展。西安杨森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1年围绕耐多药结核病开展了防控项目。通过该项目,双方在国家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建立耐多药结核病远程咨询及教育平台。迄今为止,30个省市的156家医疗机构已加入远程医疗咨询、病例讨论及远程培训等项目中。
- “斯耐瑞”获批用于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疗
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斯耐瑞(富马酸贝达喹啉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将用于成人(≥18岁)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量多达100万,其中包括7000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当前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多为20世纪60年代之前获批,针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选择则更加有限。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