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如何探索发展新机遇

访谈嘉宾: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副总经理 杨建权

地点:北京
时间:2020.5.26
摘要:5月26日,人民网《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邀请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权。他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疫情冲击下,必须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加快发展,加快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推进上云用平台。
张云勇在人民网演播厅现场与主持人互动张云勇在人民网演播厅现场与主持人互动
於亮与人民网演播厅视频连线於亮与人民网演播厅视频连线
张启亮在人民网演播厅现场与主持人互动张启亮在人民网演播厅现场与主持人互动
人民网演播厅现场人民网演播厅现场

精选对话

人民网:

疫情期间,“触网”“上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场景式的变革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全国建设有何机遇和挑战?

杨建权:

机遇上看,在政策方面,中央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基建重大战略的引领下,工业互联网的基础研究、运用研究等取得了重大的一些成果;技术储备方面,5G、人工智能等方面必将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更大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多的运用场景上得到推广。

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工业互联网发展刚刚起步,面对企业最重要的两个需求,第一是在产需对接上,在供应链上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最高效率的配置,由于上云用平台的企业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离万物互联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是在产融对接上。由于工业化互联网发展的初始阶段,物流、人流、信息流、贸易流还没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慢,解决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加快探索和破解。

最后一个挑战则是工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还需要加快完善。

人民网:

如何以工业互联网促进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探寻新路径、新模式、新场景,增加中国经济的韧性?

杨建权:

首先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充分整合金融、科技、生态等全要素服务资源,建立起政府监管、企业融合、产融结合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最大限度地突破行业、地区壁垒。在企业间、产业链之间以及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之间,提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正产融一体化的共性服务支撑。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创造更为丰富,更多元的应用服务场景。

其次,加强工业互联网服务内容和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的格局是大企业建平台,小企业用平台,只有平台建得好,功能全,能解决上下游企业的痛点、难点,企业才容易用,综合效益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工业互联网真正要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企业才容易用。

最后,在国家层面上,加快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标准,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上云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通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与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赋能,才能推进这一新时代下新基建这一战略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和发展。

人民网:

建设工业互联网,将在政策顶层设计、财税金融支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新基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建设等方面带来哪些新的问题与需求?有何建议?

杨建权:

第一,在强化新基建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5G+工业互联网为人机交互,万物智联注入了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催生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第二,国家要在加强产融结合,政产互动等方面为工业互联网模式的创新要提供支持。鼓励和推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等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的跨行业、跨领域的支撑,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一体化的政产融合互动服务。

第三,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未来工业智能经济发展型模式,比如,支持上海、深圳、广州、江苏、浙江等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特色鲜明、地方政府积极性很高,在工业互联网运用部署上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的这些地区,加快部署运用。在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科研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国家专项资金补贴等方面,要以城市区域试点带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大的领域、更广的地区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