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2020年财经专题

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

孙丕恕: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王醒 勾雅文
2020年05月24日07:0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12年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到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新基建”建设提速,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5月21日起,人民网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邀请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权威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深入探讨,将连续推出三期圆桌访谈。

疫情期间,“触网”“上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之一。这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全国建设有何机遇和挑战?工业互联网如何促进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将在政策顶层设计、财税金融支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新基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建设等方面带来哪些新的问题与需求? 第三期邀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两位嘉宾共同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激活新经济”这一话题。

以下是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的专访对话:

人民网:疫情期间,“触网”“上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之一。这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全国建设有何机遇和挑战?

孙丕恕:疫情让“触网”“上云”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给数字经济按下了“加速键”。众多企业通过视频会议、线上营销、云招聘、柔性生产、智能化工厂等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保证抗疫情、促经营两不误。

疫情期间,数字化、智能化做得好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小、复工复产快,直接激发了生产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动力。以在2月2日提前复工的浪潮智能工厂为例:在疫情最紧张的春节假期,仅用1晚准备,就实现服务器生产线紧急复工,保质保量完成了疫情所需设备的紧急生产,如果是传统工厂,不可能第二天开工。智能工厂与传统工厂相比,用工人数至少下降一半,生产效率却能提高2.5到3倍。

疫情加速了企业上云、用云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疫情期间企业“触网”“上云”的使用习惯、工作模式的数字化觉醒,将在疫情之后继续和深化,企业将加快从线下到线上的布局,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有效化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模式落后、供应链掌控力弱等难题,但在建设和应用上都存在着较大挑战: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者众多,存在泡沫;工业互联网平台前期投入大,短期见效难;二是工业PaaS平台赋能不够,开发工具不足,工业APP太少,尤其缺乏直击痛点的应用,远不能满足工业级应用需要,导致平台落地难;三是企业、园区、城市数字技术的应用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程度有限,普遍缺钱、缺资源、缺人才,在上云上平台过程中,存在“不会上、不能上、不敢上”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合力推动解决。

人民网:如何以工业互联网促进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探寻新路径、新模式、新场景,增加中国经济的韧性?

孙丕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设施。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逐渐步入“落地生根”阶段。疫情爆发后,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能够快速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协同、供应链协同,复产复工平稳有序。浪潮、海尔等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积极行动,提供了一系列的抗疫数字化服务。

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促进数字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还在不断推进中,我想通过分享浪潮的几个实践案例,让大家体会到工业互联网对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推动作用。

一是政府公共服务方面,模式是工业互联网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云平台。浪潮在广西、重庆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广西区域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例,实现300余家企业上云并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二是园区公共服务方面,模式是生态园区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平台,比如浪潮打造的滕州机床云和孟州智慧园区,服务滕州305家中小机床企业,打通企业、行业、政府数据,发布机床指数,建立中小机床检测标准,成为全国机床检测中心,生产运营效率提升了9%,物流效率提升15%,服务效率提升11%,企业平均利润率提升了8%。

三是打造智慧企业方面,智慧企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浪潮遵循“上云-连接-大数据-应用创新”的建设路径,通过工业互联网,加速推动业务上云,实现与用户、产品、设备、供应商、开发者的全连接,进而形成企业大数据,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至设备等,以优化企业的生产、运营与决策。

在一些重点行业,比如中储粮、天津石化等。浪潮为中储粮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粮仓”管理平台,通过近10万个视频摄像头、近100万个粮情传感器,让国家掌握粮情周期由15天缩短为3天,与传统储粮方法相比,能耗、人力等总成本降低了5%左右。

在智慧工厂方面,浪潮智能工厂全面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协同研发、柔性化生产到交付服务的全过程智能化,人员减少75%,生产效率提升40%。

在大规模定制方面,我们帮助大信家居、伟星集团等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大信家居借助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易简”大规模、个性化、模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将国际平均用材率从76%提高至94%,平均交货周期由30-45天缩短到4天内以内,综合成本降低至同行的50%,且零库存。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通过爱购、易采、行业应用+工业云平台,浪潮帮助中船重工、中国中铁等众多企业打造了智能化供应链。比如中国中铁一体化智慧采购云,实现供应链数据汇集,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支撑,构建智慧采购平台,让采购、合同和资金无缝连接。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对实体产业的赋能和改造是方方面面的,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不仅可以实现降本、提质、增效,还可以探寻新路径、新模式、新场景。

人民网:建设工业互联网,将在政策顶层设计、财税金融支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新基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建设等方面带来哪些新的问题与需求?有何建议?

孙丕恕: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启动,国家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层面给力,企业积极跟进,发展成效显著。比如,我们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全面突破,网络基础不断夯实,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完善,平台供给能力不断强化,安全保障体系逐步构建,融合应用不断深化。

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借助网络协同、远程服务、供需对接等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走向深入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问题,比如:投入大见效慢,平台生态薄弱,工业数据共享不够,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如下: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建设。建议构建工业互联网APP应用创新生态圈,鼓励企业合作进行工业软件联合开发和推广应用,并充分发挥制造业各行业协会和软件协会作用。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各地政府资金扶持项目,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积极研发各类产业链协同创新应用、创新服务。

二是鼓励企业共享开放工业数据,推动工业数据流动,挖掘工业数据价值。工业数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只有通过人、机、料、产业链和服务商的全面链接,加快工业数据的流动,方能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培育数据驱动的工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此,建议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工信部最近印发《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是在促进工业数据汇聚共享 。

三是各地统筹开展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要释放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巨大作用,需要进一步降低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的门槛。刚才我也提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前期投入大、短期见效慢,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由各地政府联合平台企业统筹开展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成本,扩展覆盖面。此外,针对平台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我建议各地方政府和工信部门授权、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采取市场化手段,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运营。

(责编:勾雅文、王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