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朱江)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已于5月14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本规定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提出,运营单位承担运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对于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发现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情形,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消除妨害。
《规定》明确,运营单位承担运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运营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规定》强调,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建立风险数据库和隐患排查手册,对于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并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报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运营重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运营单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尽快消除重大隐患;对非运营单位原因不能及时消除的,应当报告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规定》提出,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施设备定期检查、检测评估、养护维修、更新改造制度和技术管理体系,并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备案。 运营单位应当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测评估,及时养护维修和更新改造,并保存记录。
《规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对所有运营过程、区域和关键设施设备进行监管,具备运行控制、关键设施和关键部位监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安全监控等功能,并实现运营单位和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有关规定和等级保护要求,加强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系统信息安全保护,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规定》还提出,运营单位有权进入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发现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情形,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消除妨害;逾期未改正的,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规定》还要求,使用高架线路桥下空间不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并预留高架线路桥梁设施日常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条件。 地面、高架线路沿线建(构)筑物或者植物不得妨碍行车瞭望,不得侵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限界。沿线建(构)筑物、植物可能妨碍行车瞭望或者侵入线路限界的,责任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责任单位不能消除影响,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情况紧急的,运营单位可以先行处置,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社保基金去年收入6.7万亿元 收入增幅超支出增幅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昨日发布《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7154亿元,比上年增加13592亿元,增长25.4%;基…【详细】
7月1日起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和20%的降至15%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 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详细】
中消协:网约车平台应将有骚扰等行为司机列入黑名单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朱江)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5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促进网约车安全消费座谈会。针对网约车行业近来发生的多起侵害消费者安全的恶性事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强化网络约租车和合乘车行为监管,强化入网审核和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