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恶性循环--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

张承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恶性循环

2012年11月18日12:40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章斐然)上午,国际金融论坛专题会议第五场“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制度挑战与改革”在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发表评论。她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投资人心态问题、政府发展证券市场的理念或者目标问题、监管者的职能问题。她表示,这三个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还正在解决之中,有的完全没有解决。

    第一、投资人心态问题。张承惠说,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早期,投资人对于风险的耐受度是很低的。大家都认为股市只能涨不能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股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心态有了明显的改变。

    第二、政府发展证券市场的理念或者目标问题。张承惠表示,中国的股市在建立之初,其建设目标并不是为了建设一个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当时是为了解决国企脱困,而把股市推出来的。尽管后来也在不断地对中国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发展战略目标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她认为,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之下,中国的证券市场造成现在这样一个结果是必然。

    她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方式有四个典型的特征:重化工业带动工业化、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城镇化、吸引外资拉动现代化,出口导向带来全球化。他认为,这四个发展动力必然导致政府倾力扶持大企业、大项目,必然导致靠压抑消费来促进投资。而这个必然结果表现在证券市场上,政府的价值取向一定是保护发行人、保护融资者,而不是保护投资人。

    她说,“但是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发生改变,因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整个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发生改变,经济结构在发生改变,因此要求中国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一定要适应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她还认为,尽管这种转变正在发生,但是速度较慢,还没达到公众预期的更快更好的效果。

    第三、监管者的职能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者一方面要监管市场的风险,另外一方面又承担了行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责任,这两个责任在很多的时候存在利益冲突。她认为,目前对监管部门管控风险的要求过高,一旦出了风险,所有的风险都要监管部门来承担,这导致了用行政方式来监管的做法。她还说,这一做法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恶性循环。“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导致市场扭曲,各种问题出现。然后又使得监管部门用行政手段治理这些问题,用行政手段治理的结果,使得这个市场更加扭曲,问题更加突出,界限更加不清,就是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更加不清。”

(责任编辑:章斐然、杨波)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相关专题
  • 热点新闻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