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奇姆肯特9月12日报道(努尔黑沙)中亚自古以来都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塞兰是中亚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之一。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3000前就有人类居住于此,曾经这座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从遥远的东方来的驼铃队,在这座古城暂时停留脚步,一方面补给食品和饮用水,一方面可以进行贸易活动。
关于塞兰古城,元朝和明朝都有很重要的记载,其中,丘处机子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一书中细节描述了塞兰古城的面貌。元朝时期,道士丘处机离开山东,前往波斯去面见成吉思汗。他于1211年11月抵达了塞兰。据记载,当时塞兰古城规模很大,有四十道门,需要一整天来穿越。今天的塞兰古城有一座19世纪的宣礼塔,这座宣礼塔高15米,塔内部的狭窄楼梯可以通往顶层,登上宣礼塔顶层,即可看到古城全貌,向东可眺望阿克苏自然保护区。如今,宣礼塔周边有居民区和小学,站在宣礼塔旁边观望,眼前一幕仿佛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昨天和今天。
塞兰古城的繁荣一直延续到15-16世纪,当时的塞兰依旧是中亚的经贸手工艺和宗教中心之一,文明高度发达。古代从这里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扎?艾哈迈德?亚萨维,他奠基了伊斯兰教苏菲派,中亚地区穆斯林中印象颇深。如今,他的陵墓在突厥斯坦,哈萨克斯坦各地的,甚至中亚其他国家的穆斯林群众会来到他的陵墓朝拜。他的母亲葬于塞兰,如今,他母亲的陵墓依旧矗立在塞兰古城的街边。
今日的塞兰算不上繁华,甚至有些凌乱,街头有建筑工人在修建现代化建筑,在忙碌的人群中,能听到卖水果的小摊贩时不时的叫卖声,灰尘飞扬的乡村街头常看到苏联时期的老式汽车。整个塞兰区域是一个看似很普通的小镇,如果不用心寻觅,甚至很难发现在蓝色标牌的两层政府小楼对面,有两座非凡的古代建筑——亚萨维母亲陵墓和“星期五清真寺”。从这些隐藏在街区、代表着古人智慧的建筑中,能够体会到它昔日的繁荣和文化气息。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